Page 352 - 泰顺县文化志
P. 352

第八编 地域文化                                          ·289·


                 然纹和几何纹等,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朴”中见真,“拙”中见善,“丑”中见美。

                 畲族刺绣大量采用红黑对比色,给人以浓郁、厚重的艳丽的感觉,多以线条为主的平面造
                 型,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删减、添加、变形与夸张的表现手法,虽有疏密聚散的变化,与绘

                 画相比不突出主题,采用满地落花的构图。刺绣题材大致有三大类。植物类的有牡丹、梅
                 花、莲花、菊花、桃花、兰花、竹花和其他花卉蔓草,动物类的有八仙、凤鸟、喜鹊、鳌

                 鱼、龙蛇、虎豹、麒麟、狮子、竹鹿、月兔等,几何纹饰类的有八卦、万字、锁同、云头、
                 云钩、山头、大耳、书、浮龙纹、马牙纹、枯叶、柳条纹等。刺绣题材寓意丰富,如在帐帘

                 上绣着硕果累累的桃树,上方飞翔蝙蝠,四角钉上铜线,名“福寿双全”;将花生、桂圆、
                 石榴绣在一起,名“多生贵子”;在带藕的莲花上绣一对鸳鸯,名“鸳鸯佳偶”。畲族刺绣

                 的传承靠刺绣者口传身授。



                      三、服饰工艺



                      畲族妇女的传统服装大多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黑蓝两色,黑色居多,上衣右开襟,
                 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一般来说,多花、宽边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腰系

                 宽为一尺多的围裙,束花腰带。腰带亦叫合手巾带,宽4厘米,长1米余,绣有种装饰花纹,
                 也有“百年合好”“五世其昌”等吉祥语句。有些畲寨妇方系黑色短裙,穿尖头有穗的绣花

                 鞋;而有的喜爱系入幅罗裙,裙长及脚面,周围绣有花边,中间绣有白云等图案。司前、竹
                 里等畲族男子一般穿色麻布圆领、大襟短衣、长裤。冬天套没有裤腰的棉套裤。老年男子扎

                 黑布头巾,外罩背褡。结婚礼服为青色长衫,祭祖时则穿红色长衫。畲族妇女服饰以象征万
                 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色。“凤凰装”的上衣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

                 线;头髻高盘,扎红头绳;全身佩挂银器。畲族喜爱蓝、绿二色,红、黄、黑次之。



                      四、医药



                      境内畲民居住在山区,村落分散,交通闭塞,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但是畲民总结
                 长年积累的防病治疗经验,形成大量应用青草药防治疾病的方法,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

                 畲族医药。畲族医药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怀有一技之长的畲医一般以技艺为主业,
                 仍从事农耕,或半农半医。畲族医药有独特的医疗方法与用药习惯,有很多祖传秘方和

                 经验方,在医治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骨髓炎等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擅长用
                 “捏”“抓”“挑”“刮”及针刺疗法治痧症。畲族医药的主要医治特征:寒凉为主,内外

                 兼治。明清时,随着畲族迁徙区域的变化,民间“痧气”说开始形成。畲族民间将身体不
                 适、精神不爽、头痛胸闷、四肢乏力、呕吐、腹部胀痛等,统称为“痧”。认为“痧”属热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