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天台山佛教史》
P. 45

乃蹈乎大方。今之人或荡于空,或胶于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将欲取正,
                           舍予谁归?”(同上)于是,他决心以中兴台宗为已任,一面发心讲述,弘扬

                           天台教旨:“大启妙法,旁罗万行,尽摄诸相,入于无间,即文字以达观,导

                           语默以还源。乃祖述所传,着为记文,凡数十万言。”他努力修学止观:“心
                           度诸禅,身不逾距。”(同上)在他的努力倡导下,天台宗的教义为越来越多

                           的人所了解,“学徒愈繁,瞻望堂室,以为依怙。”学徒中不少是名僧、搢绅

                           大臣或文人学者。
                               大历年间(766-779),湛然住锡于天台赤城山悟月洞,给弟子讲解智者

                           的《法华玄义》。弟子们对其中深奥的义理,提出不少疑问,湛然以签释的方

                           式,一条条予以解签。后来据此撰成《法华玄义释签》20 卷。至今,悟月洞
                           中尚有“释签”等字摩崖。《天台山方外志》称,系其徒孙清观所书。

                               晚年,湛然又称居佛陇山,“大布而衣,一床而居”,生活十分艰苦。但
                           每天教授学徒,“以身诲人,耆年不倦”,深为缁素所敬仰。建中三年(782)二

                           月五日,示疾佛陇道场,世寿 72,法腊 43。

                               湛然一生著述丰富,主要有:《法华玄义释签》10 卷(《大正藏》卷 33)、
                           《法华文句疏记》30 卷(《大正藏》卷 34)、《法华文句科文》6 卷(《续藏经》

                           精卷 43)、《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10 卷(《大正藏》卷 46)、《止观义例》2
                           卷(《大正藏》卷 46)、《止观大意》1 卷(《大正藏》卷 46)、《止观辅行搜要

                           记》10 卷(《续藏经》精卷 99)、《金刚錍论》1 卷(《大正藏》卷 46)、《维摩

                           经略疏》10 卷(《大正藏》卷 38)、《维摩经疏记》3 卷(《续藏经》精卷 28)、
                           《法华三昧补助仪》1 卷(《大正藏》卷 46)、《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

                           2 卷(《大正藏》卷 36)、《始终心要》1 卷(《续藏经》卷 33)等。

                               建中三年(782)二月五日,湛然示疾。他把弟子们召集到面前,对他们
                           说:“道无方,性无体,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山,报尽今日,要与

                           汝辈谈道而诀: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在

                           凡为三因,在圣为三德,爇炷则初后相同,涉海则浅深异流,自利利人,在
                           此而已,汝其志之!”(《佛祖统纪·湛然传》)他把天台宗的义理作了极其简

                           明扼要的归纳后,教育弟子们要讲修结合,努力弘扬天台,以自利利他。说
                           毕,“隐几而化”。世寿 72,法腊 34。后人尊之为“天台宗九祖”。据《天台

                           山全志·塔庙考》记载:湛然全身塔“去智者大师堂兆百步。”即今真觉寺左。
                               佛陇与《辅行传弘诀》

                               湛然大师晚年隐居佛陇山修禅寺旁的一座茅蓬禅修。佛陇山又称高明山,

                           在天台县城东北约 15 公里。山高林密,环境极为幽静。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