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天台山道教史》
P. 127

箓,以取其贵。孟师之守也,不懈矣。二十八载于兹,而栋宇更丽,

                  编简不脱。若夫观于斯,悟于斯,出处语默而不失其中,不亦达者乎!

                  于戏!后之嗣孟师者,为我爱之,而观者择其正焉。”(夏竦在宋真宗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台州通判,在任时,常到天台山游览,与琼

                  台道士张无梦等为友,支持重修《道藏》。后应灵静大师孟玄鹤之请,


                  为作《重修桐柏道藏记》。)详细记叙了桐柏道藏建成的经过。




                        三、其他宫观的修建


                        宋、元时期,在帝王的支持下,重新修葺的除桐柏观外,尚有福

                  圣观、法轮院等;新建的则有琼台观、九天仆射祠、仁靖纯素二官等。

                        福圣观

                        在桐柏观西南瀑布岩下,后汉赤乌二年(239)为高道葛玄建。初

                  号天台观,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对天台观拨款重修了一次,钱弘俶亲


                  撰《天台观记》,勒石树碑于观内。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朝廷遣使到三井投龙,台州知州曾会为

                  撰《灵宝投龙记》。英国公夏辣作有《三井铭》。大中祥符四年(1011),


                  奉旨更名为福圣观。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帝王派遣内官到三井投金龙。事毕返京

                  时,文士孟合赋诗奉进,龙心大悦,遂下诏重修福圣观。宋神宗熙宁

                  四年(1071),朝廷再次拨款重修福圣观。徐观为撰《天台观碑记》,

                  刻碑立石,碑阴刻有赵扦、赵端彦、杨瑶、张寿等的题字。徽宗宣和


                  年间(1119-1125),福圣观道士重修老君殿,天台居士鲍嶷为撰《重修

                  老君殿记》。孝宗隆兴二年(1164),松阳陈戒书碑。

                        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在福圣观北隅瀑布岩左旁建造溅珠亭,


                  亦名喷雪亭。观内立有溅珠亭碑。不久,游茂先游览该亭后,又在碑


                                                           127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