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天台山道教史》
P. 126

人惋惜的是:明初桐柏宫遭火,道藏悉被火焚。据《天台山方外志》

                  记载:“桐柏官五代吴越王所建金、银字《道藏经》二百函……历代珍

                  袭供奉。至国朝吴元年(即洪武元年,1368)遭火,化为丘墟。”以后

                  明永乐及清雍正年间,虽曾重新营建桐柏宫,但藏经的损失已无法弥

                  补。所可庆幸的是,桐柏道藏大都已录入宋代所编的两部全国性的道


                  藏巨著中。以后,明代所编的《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以及清代

                  所编的《道藏辑要》等,都是以宋代的道藏为蓝本,因而也都包容了

                  相当篇幅的天台桐柏山道藏的内容。


                        夏竦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撰有碑记《重修桐柏道藏记》。碑

                  文中说:“唐景云中,天子为司马承祯置观桐柏,界琼台、三井之间。

                  五代相竞,中原多事,吴越忠懿王得为道士朱霄外新之,遂筑室于上

                  清阁西北,藏金银字经二百函,勤其事也。国家有成命之二十载,削

                  平天下,列为郡县,舳舻千里,东暨于海。有灵静大师孟玄岳者,始


                  越会稽,济沃洲、赤城,访桐柏为山门都监,冲一大师稽常一等请掌

                  斯藏。至雍熙二年(985),有诏悉索是经付余杭,传本既毕,运使谏

                  议大夫雷公德祥命舟载以还,从师请也。又十载,藏室几坏,虞于风


                  雨,师募台越右族,并率己钱,共二十万。召工治材,更腐替朽,丹

                  漆黝垩,皆逾旧制。又十三载,会国家获瑞命于承天门,建封禅之议,

                  有诏改赐观额为崇道。越明年,天子感三篇之事,筑玉清昭应富于京

                  师。制诏天下,访道士之有名行及仙经之有尤异者,郡籍师等名驰驿

                  上之,师治装俟命,且有请于我,愿纪藏室之实以勒于石。我以为太


                  虚无着,况之曰:生二仪而不有,长万物而不知,惟圣与神,其殆庶

                  几乎!故老氏五千言,清净简易而不泥,后世其教神而明之,于是,

                  汇编秘牒,金简玉册,有太上正一品练形飞步之术,熊鸟赤白丹石图


                  箓之法,总而谓之经,聚之于室曰藏。钱氏之建也,信重矣。金篆银


                                                           126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