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天台山道教史》
P. 148

太清。太清不赴,毅然穿著羽衣,托迹天下。顺治元年(1644),师事

                  孙玉阳。后入茅山,师事沈太和,得玄偈 110 首。康熙六年(1667),

                  王昆阳律师来游金盖山。太清访谒,昆阳授以《钵鉴》五卷。后来,

                  太清云游天下,十年乃返。孙玉阳知其道功深厚,为之加冠,又授以

                  锦记数章。雍正十二年(1734),太清来居天台桐柏山,掘地得伯夷、


                  叔齐古石像,为建祠祀之。后又奉旨重建桐柏观。建成后,太清延高

                  东篱宗师入主讲席,自己则云游天下,后归老于杭州金鼓洞鹤林道院,

                  享年 143 岁。为龙门第九代宗师。


                        范太清一生的主要功绩是重建南宗祖庭桐柏宫,为以后高清昱建

                  立桐柏宫派打下基础。太清喜欢云游,清顺治元年(1644),至茅山乾

                  元观,谒沈太和宗师,沈命拜孙玉阳宗师为师。时孙玉阳正云游在外,

                  无法对面拜师。直至康熙四年(1665)才相会于天台琼台。太清从孙

                  玉阳处得《元偈》110 首并龙门秘诀。康熙六年在金盖山幸遇王常月,


                  得《钵鉴》五卷。又经长期外出游历后,于清圣祖康熙十三年(1674)

                  重返茅山。孙玉阳为他命名加冠,复授以《锦记》数章。玉阳羽化后,

                  太清再度放浪云林。清康熙三十二年的某一天,范青云再度云游至天


                  台桐柏山,适值雪后初霁,范独登琼台,如入瑶琳仙境,不禁仰天长

                  啸,啸声如鸾凤和鸣,山回谷应,余音久久不绝。观内道徒根据赵得

                  源延请高道以争回观产振兴桐柏的遗愿,坚请太清留下主持法席。但

                  因住持童清健在,他不愿接任。太清在桐柏没住多少时间又继续云游

                  天下。时隔 20 多年后,太清再上桐柏岭时,见大小月山前的桐柏观因


                  失火被夷为平地,观址也被官宦张某据为坟场,40 里山林亦被悉数霸

                  占。观内道士已先后被驱赶。太清见状,异常伤心。为恢复道场,多

                  次向县、府地方官状告豪绅霸道,要求归还观址、山场。但官绅勾结,


                  以诬告罪毒打太清。太清不屈不挠,一直告到北京。居白云观,待机


                                                           148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