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84
七佛塔后是“唐一行禅师之塔”一行(673-727),俗姓张,名遂。 魏州昌乐
(今河南南乐)人。 早年博览经史,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学。 当时武三思独揽
朝政,猜忌正士。 一行鄙薄他的行为,为了回避武三思对他的笼络,他从在嵩
山弘扬禅法的普寂禅师,落发出家。 后从玉泉寺天台宗高僧惠真(673-751)
受学,惠真劝其游学。 他不远千里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从一位隐名大德学习
算术和止观。 据《天台山全志》记载,他初到国清寺时:
见一院,古松十数,门有流水。 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中
布算声,而谓其徒曰:“今日有弟子自远来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
人导达也?”又谓曰:“门前水西流,弟子亦到。” 一行承其言而趋入,
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而门前水果西流。 自此声振遐迩,公卿藉甚。
后来,一行在天台山进一步研究天台教观和密法。 后人为纪念一行来天台国
清寺时的奇遇,遂在丰干桥侧立“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石碑。
“唐一行禅师之塔”,是后人的纪念性建筑。 因为一行在天台山住的时间
并不长。 回到长安后,受到唐玄宗的重视,“时问安国抚人之道”。 一行答问,
“言皆切直,无有所隐”(《旧唐书·一行传》)。 玄宗命他与印度来华僧人善无
畏共译《大日经》,改撰《开元大衍历经》。 并且,他还续成《后魏书·天文志》。
此外,他根据实测,在世界上第一次算出了子午一度的长度,成为著名的密宗
大师和天文学家,因而受到普遍的尊敬。 开元十五年(727) 十月,圆寂于长
安。 《旧唐书·一行传》说:
(玄宗)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出内库钱五十万为起塔于铜
人之原。 明年,幸温泉,过其塔前,又驻骑徘徊,令品官起塔以告集其
出豫之意。 更赐绢五十匹,以莳塔前松柏焉。
可以想见当时朝廷对于一行的尊仰和怀念。 《旧唐书》中清楚地表明,一行塔
墓是建于长安的“铜人之原”。
考地方史志记载,古代寺旁尚有一些珍贵的建筑:如止观亭,“在国清寺解
第
脱门外,隋炀帝为(智者)大师建”(《天台山方外志》卷 13《古迹考》);又如新 二
辑
罗园,“唐僧人悟空建”(同上),是专供当时来天台山求法的新罗(今韩国)僧
古
人们居住的。 这些建筑早已湮没,今天连遗址也难以找到,实在使人感到惋 刹
考
惜。 察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