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204
道有《智者洞》诗,赞叹此洞的神异:
其下有龙渊,潜通印度天。 云畴螺子地,雾顶树王年。 就石为君
地,迷津指我船。 向来神怪事,勿为小儒传。
智者圆寂后,其弟子灌顶主持玉泉寺工作。 《寺志》 称,当时常住僧众不
下千人,加上经常讲经,听讲的四众也在寺里用餐。 因此,特地铸造了一口大
镬。 此镬重 3000 斤,现仍置放于大雄宝殿前。 据测量:镬通高 0.85 米,口径 1.
隋代铁镬
57 米,唇宽 0.14 米,腹深 0.6 米,最大腹围 4.13 米。 底部有 5 个高 0.32 米的裸
体侏儒顶托,鼓腰上有凸出弦纹 3 道。 我们细看上下两道弦纹之间,阳刻铭纹
44 个字:
隋大业十一年岁次乙亥十一月十八日,当阳县治下李慧达建造
一口,用铁今称三千斤,永充玉泉道场供养。
《寺志》还记载,当时玉泉寺中智者的高足极盛,他们似都有一些不可思
议的事。 如《章安灌顶传》记载:“先是贞观元年(627)同学智晞临终曰:吾生
兜率,见先师智者宝座行列,皆悉有人,唯一座空。 彼天人曰:却后六年,顶法
第
师来升此座。”后来到贞观六年(632)八月,灌顶果然终于国清寺。 又如《普明 二
辑
传》称:普明,随智者上庐山,“正行道时,感异僧指示,于是神通朗发,智辩悬
古
河”;“居国清,以取水为艰。 指石曰:此石出水,泉即涌出,日给千众”。 又如 刹
考
《德抱传》称,德抱“受学智者,行解脱著。 每说法,感天神处空听法,天雨宝 察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