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23

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 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

      朱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王! 汝见此二子不? 此二子已曾供养六十五百千万
      封
      鳌    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亲近恭敬,于诸佛所受持《法华经》。 愍念邪见众生,令
      天    住正见。”
      台
      集         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 如来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
      ·
      第
      二    顶上肉髻光明显照,其眼长广而绀青色,眉间毫相白如珂月,齿白齐密常有光
      册
           明,唇色赤好如频婆菓。”
                尔时,妙庄严王赞叹佛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功德已,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
           白佛言:“世尊! 未曾有也。 如来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教诫所

           行,安隐快善。 我从今日不复自随心行,不生邪见憍慢瞋恚诸恶之心。”说是语
           已,礼佛而出。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 妙庄严王岂异人乎? 今华德菩萨是。 其净德夫
           人,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是。 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 其二子
           者,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 是药王、药上菩萨,成就如此诸大功德,已于无

           量百千万亿诸佛所殖众德本,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 若有人识是二菩萨名
           字者,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
                ……

                [文句]
                此因缘出他经。 昔佛末法,有四比丘,于《法华经》 极生殷重,虽卷舒秘
           教,甘露未沾,日夜翘诚,晷刻无忘,叹云:“苟非其人乎! 地非其处乎! 世间纷
           愀静散相乖,直尔求闲尚须厌弃况崇道乎!”于是结契山林,志欣佛慧,幽居日
           积,衣粮单罄,有待 多烦,无时不乏。 一餐喀喀 ,废万里之行;十旬九饭,屈
                                                        ②
                             ①
           云霄之志。 可得言哉? 其一人云:“吾等四穷尚不存身,法当安寄? 君三人者,
           但以命奉道,莫虑朝中。 我一人者,舍此身力,誓给所须。”
                于是,振锡门闾 ,以求供继。 自春至冬,周而复始,如仆奉大家,甘苦无喜
                              ③
           愠。 三人得展其诚,功圆事办,一世之益,当无量生。 其一人者,数涉人间,屡

           逢声色。 坯器未火,难可护持 ,偶逢王出,车马骈阗,旌旗噏赫,生心动念,爱
                                       ④
           彼光荣。 功德熏修,随念受报。 人中天上,常得为王,福虽不赀,亦有限也。 三



               ①  有待:指人的身体。 人体每有待于食物、衣服等资养而生存,故称有待。
               ②  喀喀:吞饮的声音。
               ③  振锡门闾:此指扶着锡杖,沿门求乞。
               ④  坯器未火,难可护持:泥制的器坯,未经窑中火烧,易于破碎。 比喻人的心志未坚。


    ❙216❙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