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85
圆破无明,修成佛果。
圆教从十住位的初住起,即一品一品地破除无明之惑。 所谓无明之惑,指
朱 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惑。 它是覆障中道的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的根本。
封
鳌 无明惑为声闻、缘觉所不能知,只有菩萨能了知、断尽,故又称别惑。 又因此惑
天
台 乃由于受界外生死而有烦恼,故属界外之惑。 圆教从初住起,历经十住、十行、
集
· 十回向、十地四十位,破四十品无明。 每破一品无明,便增一分中道。 至等觉
第
二 (菩萨位),称一生补处。 再破一品微细的习气无明,才到达妙觉位,具一切种
册
智,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以虚空为座,居常寂光土,即圆教究竟佛位。
必须指出的是:别教是从十地才开始断无明的。 断十二品无明,便到达妙
觉。 所以别教佛位仅是圆教十行中的第二行。 圆教二行以下,别教不知名字,
当然更无法知道如何断无明。 这就是谛观大师说的“教弥权,位弥高;教弥实,
①
位弥下” 之理。
从上述阐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藏教历经长期繁琐的修习,即使最终破见
思惑,其所得到的也只能是小乘阿罗汉果,其所达到的阶次仅相当于圆教十信
位中二信至七信位,连八信至十信位中的破尘沙惑,也无法知其名字,更谈不
上破无明惑,求取佛果了。 所以,《法华玄义》 中评藏教与圆教断见思惑的过
程时说:“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 这乃是千古不易的定
论,是值得天台行者们深深思考的。
① 《天台四教仪》卷上。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