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0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20
师在向各地征集天台宗史料的过程中,蒙长期研学天台的宋智明居士帮助,提
供已故温州天台宗大居士李德生所珍藏的一份《天台宗法券》,其传承法系却
与谛闲法师所提供的有所不同。 据称,温、台一带,这一法系还在衍传,而且他
们称自己为“正脉”。 我们对两份系谱进行深入的研究,发觉它们主要的分别
是在明代传灯大师(1554-1628)中兴以后的法派承传。
我们知道,自从明代万历年间传灯大师中兴高明寺后,天台宗打破了南宋
以来的沉寂,重新有了蓬蓬勃勃的生机。
据《幽溪别志》记载,传灯曾在高明寺建大宗堂,镌天台宗源流图;又建小
宗祠,“列一家法派行递,先亡后化之僧事”,并将“稍有功于教门,能始终其事
者,亦复录之” 。 《别志》中,传灯将其师百松大师列为天台第 30 祖。 传灯还
①
作高明寺法脉偈,为:“真传正受,灵岳心宗,一乘顿观,印定古今。 念起寂然,
修性朗照,如是智德,体本玄妙。 因缘生法,理事即空,等明为有,中道圆融。
清净普遍,感通应常,果慧大用,实相永芳。” 也就是从百松大师起(百松名真
觉),共立 64 辈,称为“天台宗高明寺法系”。
我们将新发现的系谱和谛闲系谱比较,发觉两谱的法脉偈是一样的,主要
区别是从幽溪传灯以后:在谛闲提供的系谱中,灵峰蕅益智旭为幽溪传灯的法
裔;而在新发现的系谱中,则以午亭正时为幽溪传灯的法裔。 经考证两者都属
于高明寺法系的分支,新发现的古谱中某些部分,可以补谛闲谱的不足,因而
在研究天台宗史中极有价值。 现阐析如下。
一、灵峰蕅益智旭支之由来
高明寺法系的灵峰蕅益智旭支(以下简称“灵峰支”)原来作为明代天台
宗的唯一真传,是由谛闲大师亲自提供的。 其经过情况是这样的:民国初年,
日本高僧梅谷孝永随日本天台宗访华团来中国参拜天台宗祖迹,在上海觉园
净业社诸居士所举办的招待会中,得遇谛闲大师。 梅谷事后记述道:
老衲在上海觉园净业社之招待会中,邂逅现代天台巨擘谛闲法
师,叩以台宗之法系:“法师当智者后几世?”答云:“为智者大师四十
世之嫡裔。”又问:“法脉如何相承? 法师关于此点,有无手记?”法师 第
四
见问,遂送以去年与水野师之问答法谱一通,一目而知其事。 老衲足 辑
未踏天台之祖迹,而在上海先得见天台之法谱,实感激此行之不可思 台
典
考
析
① 参见《幽溪别志》卷 5《幽溪道场规别考》及艺文。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