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23

有二歧耶?”一日,他问古德师关于生死解脱的问题,说:“不怕念起,只怕觉

           迟,且如中阴入胎,念起受生,纵令速觉,如何得脱?” 古德师反问他:“汝谓此
      朱    身果从受胎时得来者耶?”他良久回答不出,便往径山坐禅。
      封
      鳌         智旭接触台宗,是在 25 岁时。 那年春天,他闻传灯大师之名,便往天台山
      天
      台    高明寺拜访。 见到温厚恭和的传灯大师,肃然起敬,提出关于生死解脱的问
      集
      ·    题。 传灯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用智者大师《四教义》卷 10 中的话:“得真如
      第
      二    无我智焰,破真如我惑,知非我非无我,是真我义,无我法中有真我。”并指出:
      册
           “随无明染缘而起为妄,随修行净缘而起为真。” 由于当时智旭对天台宗接触
                                                        ①
           不多,感到其中义理深奥,“未领片益”。                  ②  事后,他到离寺不远的圆通洞坐禅,
           数月后,“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但是
           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刹那刹那,念念不住,的确非从父母生也。 从此性、相二

           宗,一齐透彻,知其本无矛盾,但是交光邪说,大误人耳”。                           ③  从此,他对一切经
           论,一切公案,都顿感觉悟。 但是,当时他对这种可喜的开悟,认为是从坐禅
           “暗证”得来的,与天台教义无关。 这正如他后来所深为忏悔的,对传灯是“但

           钦温恭之德,罔窥法海之涯。 方且甘暗证而蔑义塗,因门庭而昧堂奥”。                                   ④  并
           且还认为此非“圣证,故绝不语一人”。
                当年腊月初八日,他从天台山蹑冰冒雪,回到杭州云栖。 此后,一边参禅,
           一边学天台教法。 逐渐领悟到天台宗义理的殊胜,因而对当时“暗证生盲”的

           禅士,产生厌恶。 他在《示如毋》文中说:

                    道不在文字,亦不离文字。 执文字为道,讲师所以有说食数宝之
                讥也;执离文字为道,禅士所以有暗证生盲之祸也。 达磨大师以心传
                心,必藉《楞伽》 为印,诚恐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智者大师九旬谈

                妙,随处结归止观,诚恐依文解义,反成佛冤。 少室天台,本无两致,
                后世禅既谤教,教亦谤禅,良可悲矣! ……深痛我禅门之病,非台宗
                不能救耳!     ⑤

                可见他对台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天台宗的殊胜是教观双修,“智者
           大师九旬谈妙,随处结归止观”,而不像某些禅士那样,光谈以心传心,而墮于



               ①  释传灯:《法门会要志》卷 1。
               ②  《蕅益大师全集》第 6 册卷之 3《燃香供无尽师伯文》。
               ③  见成时编辑《蕅益大师全集》第 6 册《蕅益大师自传》。
               ④  同上书第 6 册卷之 3《燃香供无尽师伯文》。
               ⑤  见《灵峰宗论》卷 2 之 5。

    ❙316❙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