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2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22

第三十九世迹端定融大师(清朝)                ①

                    第四十世谛闲古虚法师(民国)
                谛闲提供的这一天台高明寺法系,后来虽被国内外佛教学者所引用,并被

           列入了日本《望月佛教大辞典》等权威性辞典。 但此后研究天台宗的一些学
           者对谛闲所提供的这一系谱仍持有异议,主要是将蕅益智旭(1599-1655) 作

           为幽溪传灯的法裔问题。 据智旭在其自著的《八不道人传》中说:
                    ……三十二岁,拟注《梵网》,作四阄问佛:一曰宗贤首,二曰宗
                天台,三曰宗慈恩,四曰自立宗。 频拈得台宗阄,于是究心台部,而不

                肯为台家子孙,以近世台家与禅宗、贤首、慈恩各执门庭,不能和合故
                也。

                智旭的弟子成时在《八不道人传·附记》中还说:“师(智旭)终以戒之定
           道未深,教之理果不尅,故遂不敢谬膺祖位,堕迩来大妄语之覆辙。”而且在谛
           闲提供的法系谱中,“蕅益智旭”的“智”字,也与高明寺法系 64 字法脉偈中的

           辈分不合(按辈分应当是“正”字)。 因而疑其中有误。
                为此,笔者研究了大量有关智旭的思想及其生平史料,并通读了《蕅益宗

           论》。 现将其思想演变情况,作一番简要的分析。
                我们知道,智旭大师一生博览经藏,精通禅、教、律、净、密诸宗,并强调儒、
           释、道一致,力主各宗思想的统一圆融和三学一元的旨趣。 他对天台宗的亲密
           感情是随着认识的加深而逐渐加深的,最后产生了热切的敬仰之心。 这一过

           程,都反映在他的著作《蕅益宗论》中。 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他 25 岁“住静天台” 时期,这是他刚踏上学佛道路,执着于
           “世界在空,空生大觉”的“枯禅”时期。 他在《八不道人传》 中自称:22 岁时
                                                                   ②
           “专志念佛,尽焚(诠释儒学)窗稿二千余篇”。 23 岁听讲《大佛顶经》,“谓世

           界在空,空生大觉,遂疑何故有此大觉,致为空界张本,闷绝无措,但昏散最重,
           功夫不能成片,因决意出家,体究大事”。 24 时,“梦礼憨山大师,哭恨缘悭,相
           见太晚”。 一月之中,竟 3 次梦见憨山。 憨山当时住在曹溪,不能远从。 他只
           得就近从雪岭禅师剃度。 命名为智旭。 雪岭是憨山的弟子。 当年夏秋间,智
                                                                                       第
           旭在云栖听古德法师讲《唯识论》,但觉其中教理与《佛顶经》宗旨矛盾。 便问                                        四
                                                                                       辑
           法师,法师回答说:“性、相二宗,不许和会。”他听了很不理解,认为:“佛法岂

                                                                                       台
                                                                                       典
               ①  慧岳:《天台教学史》第 331 页作“迹瑞定融”。                                            考
                                                                                       析
               ②  见成时编辑《蕅益大师全集》第 6 册《蕅益大师自传》。
                                                                                     ❙315❙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