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48

杨玉环之间的爱情,又反映了封建帝王耽色误国的惨痛教训。 《长恨歌》中提

           到杨玉环之所以得宠,其原因之一是她善唱《霓裳羽衣曲》。 史称《霓裳羽衣
      朱    曲》系仙乐,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乐曲与天台山高道叶法善有关。
      封
      鳌         叶法善(616-720),字道元,一字太素。 唐代著名符箓派道士。 括苍人,
      天
      台    隐于天台山。 常为人治病驱邪。 显庆年间(656-660),唐高宗李治征召他人
      集
      ·
      第    京。 进宫时,高宗见他喘息不已,问是否有病。 法善说:“臣病在朝市,疗在山
      四
      册    林,愿隐退。”高宗欲赐以封爵,法善坚辞。 诏居京城景隆观。 不久,法善怀念
           天台山,请求回桐柏观修黄箓斋。 高宗许之。 玄宗即位,复召入京。 开元元年

           (713),拜鸿胪卿,封越国公,授金紫光禄大夫。 八年(720),卒于景隆观,享年

           105 岁。
                据宋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开元元年(713)中秋节,唐玄宗在宫中赏月。
           叶法善在旁,为了给玄宗助兴,他施道术让玄宗于朦朦胧胧中游历月宫,观看

           了嫦娥的歌舞。 玄宗对其舞曲最为欣赏,问嫦娥:“ 此为何典?” 嫦娥答曰:

           “《紫云》。”
                玄宗素谙音律,将曲谱一一记在心里。 清醒后,默写出来,名为《霓裳羽衣
           曲》。 后来,玄宗月夜吹奏此曲,闻者入迷,都以为是“天乐”。

                所谓游月宫,可能是指神游。 《乐府诗集·婆罗门题注》 是这样记载的:
           《霓裳羽衣》,属商调曲,本传自西凉,名婆罗门。 开元初,河西节度使杨敬述
           献。 在一个月白风清的中秋之夜,玄宗和叶法善在一起赏月。 玄宗素有音乐

           天才,正当他轻轻哼着“婆罗门”曲,进行“润色”之际,叶法善在旁施展道术,
           趁玄宗入迷时,炉香高烧,香烟袅袅,法曲伴着金磬,清音悦耳,构设了一种自

           然而愉悦的气氛,玄宗遂进入半醒半睡的迷蒙状态,产生游月宫、见嫦娥、闻天

           乐的感觉。 后来,玄宗将此曲改名《霓裳羽衣曲》。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当安禄山造反,率兵犯长安时,玄
           宗偕杨玉环西逃,叶法善又回到了天台山。 据杜光庭《仙传拾遗》 记载:叶法

           善在天台“显迹甚多”。 比如,某年五月一日,一老翁前来求见,哭道:“我系东
           海龙君,受天帝之命,管八海之宝,如无过失,任满可升仙官。 但不久前来了一

           僧,居于海峰,朝夕念咒,其法术即将炼成,每日海浪滔天,我统天镇海之宝,将
           被此僧取走。 请求相助!” 法善让其先回去。 到五月五日,法善施术,投下丹
           符,海水立即平静。 僧人悔恨良久,投海而死。 翌日,龙君送珍宝致谢。 法善




    ❙40❙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