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44
于玉霄峰华林谷道院。 师事田虚应,尽传上清三洞秘旨。 尤精于道门科法,及
有阙遗,拾而补。 居常以琴酒为乐,放情吟咏,未尝加饰。 有诗 10 篇传世。 其
朱 山居诗云:“醉卧茅堂不闭关,觉来开眼见青山。 松花落处宿猿在,麋鹿群群林
封
鳌 际还。”又云:“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 何须问今古,便是上皇人。” 传法弟
天
台 子有刘介等。
集
· 冯惟良,唐代长乐(今福建长乐市)人。 字云翼。 《洞玄灵宝三师记》称其
第
四
册 修道于衡岳中官,师事田虚应,尽授三洞秘诀,遂为上清大洞三景弟子。 与徐
灵府、陈寡言为烟萝之友。 唐宪宗元和年间,隐居天台山桐柏观。 桐柏观自司
马承祯修葺以来,湮废已久。 惟良乃再缔构,作上清阁、降真堂、白云亭、翛闲
院,恢复旧迹。 以三洞之道,行于江表。 宪宗征召,不赴,入华林谷,创栖瑶观
隐居。 享年 90。 主要弟子有应夷节等。
应夷节(810-894),晚唐东阳郡人。 字适中,赐号紫应、道元先生。 《洞玄
灵宝三师记》 称其宪宗元和十二年(817)赴婺州兰溪灵瑞观,师事观主吴玄
①
素,研习《南华》《冲虚》《通灵》诸真经及《周易》《孝经》《论语》等。 穆宗长庆
三年(823)正式度为道士。 敬宗宝历元年(825)入天台山,师事冯惟良,参习
上清正一法派,受佩高玄紫虚箓。 文宗太和二年(828),诣龙虎山从张天师受
授三品大都功。 太和八年(834),进参灵宝真文、洞神、洞玄之法。 九年(835)
进升玄法师。 唐武宗会昌二年( 842) 得受上清大洞秘旨内法。 会昌三年
(843)别居桐柏道元观。 奉旨诏见,赐紫衣。 居山 50 余年。 乾宁元年(894)
无疾而逝,享年 85。
刘介,晚唐人。 字处静。 《天台山方外志》称其幼习儒业,及长,赴婺州兰
溪。 师事灵瑞观主吴守素出家为道士。 后闻天台山陈寡言有道名,遂就华林
谷师事之。 请教执帚达 20 年,尽得寡言上清三洞道法。 与叶藏质、应夷节为
方外之友。
四、上清派主要养生法门
隋唐期间,天台山寓居着许多上清派高道。 他们为了长寿,甚至“飞升”,
每天在岩穴中刻苦修炼。 其修炼的功法很多,最主要的是存思、调息、服食与
导引。
① 《洞玄灵宝三师记》,2 篇。 五代杜光庭撰。 《正统道藏·洞玄部》。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