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8
道德高尚的人。因此,读志、用志、修志对于领导者而言是一门必修课。
1、通过读志成为方向明确、信仰坚定的人 —— 对党忠诚
读志有助于了解过去,在与先贤对话当中感悟人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从而坚定信仰,锚定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而言,
读志可以帮助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南宋理学家朱熹出任江西南康知军时,留下了“下车伊
始,他务未遑,先问志书”的佳话。清《合肥县志》记载了包拯“不持一
砚归”的事例。北宋康定元年(1040),包拯出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
他到任后到处张贴布告,命令工匠和作坊每年只向州衙交纳进贡的端砚,
端州各级地方政府只能如数收取,不许额外多加一砚。三年后卸任端州知
府时“岁满不持一砚归”,清廉之名更是誉满朝野。我国历代方志中保存
了大量乡贤资料。明朝朱栴撰《宁夏志》,列举“乡贤”人物,建乡贤祠。
清朝不但建有乡贤祠,还把乡贤列入当地志书。读志令人效法古代先贤、
坚定信念、涵养道德、培育高尚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用志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成为知止知变、智慧具足的
人 —— 勇于担当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
经验教训,对于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就是用智慧去把握规律、指导
现实工作。通过借鉴历史智慧,更好地服务当下,体现出应有的担当。毛
泽东同志总结为两个方面的工作:把方向、用干部。而把方向就是第一个
看到桅杆顶的人,即先知先觉。如何能做到先知呢?就要从前人、从历史、
从志书中去得到启迪,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借鉴。明末顾炎武征引千
余部地方志撰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为研究明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社会
经济史料。清《保宁府志序》说:“守,不知何以能守,不读志何以能知。”1961
年夏,在江西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同志曾览读过由
方志学家吴宗慈于 1930 年主编的《庐山志》。他对庐山党委宣传部部长
厚万仁说:“你们这些庐山的父母官,就是要多看看历史书籍。这部《庐
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