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9

山志》就是一部好书。只有了解当地的历史,指导、借鉴当今的工作,才

                  能为人民办好事啊!”又说:“修地方志这个工作很重要,这不是可有可
                  无的工作,观今鉴古嘛!”1989 年 8 月,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地区地方志工
                  作会议上指出,“李拔说:‘夫志者纪事之书,实致治之书也。’志书既

                  是记事,记事的目的是资治。冯梦龙也讲,‘往不识,无以信今;今不识,
                  何以喻后’。古人精辟地点出了志书的资治功用。”
                       3、通过修志,成为律己利他、道德高尚的人 —— 纯洁干净

                       大道之德 —— 以无我为心,以天下百姓心为心。习近平总书记“我
                  将无我、不负人民”,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树立了典范。
                       修志是记录历史、传承精神的文化活动,是总结前人与鞭策自己相统

                  一的过程。修志可以见贤思齐,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树立正确
                  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对于领导者而言,修志可以让其牢记初心,

                  不忘本源,去除浮躁,坚守底线。因为后来者会修当下这段历史,会如实
                  记录这一任领导的功过得失,所以修志是领导者自我警示反思、提升能力
                  素养的过程。宋《严州图经序》说:修志是为了记下前人处理地方政事的

                  各种措施和经验,以“告后之为政”。宋朝郑兴裔热心倡修方志,在庐州
                  和扬州任地方官期间,他分别主修了《合肥志》和《广陵志》。他认为编

                  修地方志乃地方官之责任,他说,如一地掌故,“终令沦亡,殊非守士牧
                  民之责!”
                       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视为“最好的教科书”,多次强调“走得再远都

                  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方志文化是饱含着历代先贤用汗水和心血汇聚成的
                  奔流不息的历史文化长河,方志事业得到了历史上贤明当政者的珍爱和重
                  视,方志实践在民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正确的
                  史志观,坚定人民至上的志德,增强方志文化自信,弘扬方志人精神,努
                  力推动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

                  的贡献。


                                                                                     特
                                                                                     稿
 09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