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22
在我离开外婆家时,河浃儿填平成路了。
这里的水井,星罗棋布,滋养着附近的居民。被称为二十八宿井之一
的永宁坊井、天宁寺古井等,更为名闻遐迩。永宁坊井,又称杨府庙井,
六角形石板井栏。井边摩崖上刻有青石雕成的小佛像。经营陈益兴糖坊的
主人陈芝声是我的大姨夫,居住在离官桥头不远的泗洲堂附近。他是位人
高马大的汉子,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博得口碑。他家制作饧糖所需的山
水就是依靠这口井。他几乎天天肩挑水桶,来回行走在海坛山麓至泗洲堂
的路上。一旦遇上大旱,他还下井瓜瓢勺水,再集水成桶上井,以保糖坊
运作。他非常孝顺,时常为我外婆家挑水。不仅陈家得益于甘冽的永宁巷
井水,另有几家淋豆芽的人家,亦以井水养家糊口,维持生计。“担水客”
阿存伯更是位传奇人物,他用双肩把这里的井水,一担一担送到邻近的百
姓家,以此拉扯大了十一个子女,而且个个成家立业,五子徐瑞培还是我
的小学同学。发小徐宗帅也曾居住在北首的洋房里,喝着这里的井水。他
的父亲徐勉,还是政府机关的要员,应该是永宁巷里官职最高的官员了。
涓涓的海坛山清泉哺育了山麓民众,滋养了这里的千家万户。
当年温州城区的河道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