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21

我就出生在官桥头桥边,而外婆家在桥的东南面,也算毗邻。十岁前,

                  我在外婆身边生活过几年,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外婆家算是座二进
                  五间的院子,前后有道坦,不过仅拥有大院的一半,西墙外还有一块菜园,
                  对着官桥头。在菜园里,可看到桥下流淌着从大南门方向悄然而来的河水,

                  并在官桥头转个弯,流向正北,一直到水门头,入瓯江而去。河道转弯处,
                  建有河埠头,种菜的外公傍晚时分从自家菜园里出来,站立在河埠头濯
                  足,夕阳映照在他的白发上很是好看。桥头西首有家烟酒小店,打酱油的,

                  买老酒的顾客,进进出出,十分繁忙。老板姓陈,是位宁波人,热情好客,
                  在他看来凡过店门口的都是客。儿时的我常与小伙伴在桥头小店看热闹,
                  夏夜还在桥头纳凉,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风情。高高的桥上有栏杆,

                  花岗岩桥板上刻有防滑的凿痕,典型的江南石桥。站在桥头,悠悠河水
                  从脚下流过,可感受“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的诗意。靠近河面的

                  石缝里,偶然还有几只血红大螯蟛蜞在觅食,挥舞着大螯,显得傲气又
                  滑稽。表弟陈鸣尧生性好动,常在临水的自家后门用竹竿钩钓蟛蜞,收
                  获颇丰。如今官桥头消失了,是早些年前随同河道一起被夷为平地的。

                  而当年水道悠悠,桨声汩汩的官桥头风光,惟有到绍兴老城区八字桥景
                  区方可看到,仿佛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今年绍兴八字桥景区的旅游,仿

                  佛将我带到了儿时的官桥头。
                      儿时的官桥头,在去天宁寺路旁的南侧,有一条窄窄的河浃儿 , 优
                  雅地横拦在住家门口,约一米多宽,自东向西汇入官桥头下的主河道。

                  因此,从外婆家出来 , 就得走过铺在河浃儿上的石板,脚下还响着欢快
                  的流水声。河浃儿不深,浅可见底,仍有小鱼戏水,且成群结队。水中
                  有的石头长着青苔,绿茵茵的。记得几位比我大的邻居,曾经从海坛山

                  杨府庙,取来祭祀的海船模型,在河浃儿里随波逐流,造型与瓯江里的
                  航船一模一样。那时没见过船模的我,真是开了眼界。“问渠那得清如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河浃儿的水是从海坛山流出,流过谢池湖,流

                  到了河浃儿之中,营造了永宁巷水灵秀气,滋润华泽的气质。可惜的是,



                                                                                     事 往
                                                                                   谈 琐
 1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