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12
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晚出西射堂》)
澹潋结寒波,檀栾润霜质。洞秀水屡迷,林回岩逾密。
(《登永嘉绿嶂山》)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现。
(《游南亭》)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登江中孤屿》)
这些将瓯中山川泉林刻画到形神俱出的优美诗句,塑造了永嘉山水“灵
秀”的文学形象,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也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永嘉“名
山水”自此彰显于世。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艿庄诗序》云:“余尝观古人诗,
得江山之助者,诗之品格每肖其所处之地。永嘉山水明秀,谢康乐诗肖之;
夔州山水险绝,杜少陵诗肖之;永州山水幽峭,柳仪曹诗肖之。彼专于其
地故也。”又《说诗晬语》卷下论“游山诗,永嘉山水主灵秀,谢康乐称之;
蜀中山水主险隘,杜工部称之;永州山水主幽峭,柳仪曹称之”。沈氏这
一品论可称精辟,且广被诗话界所认同和接受。确实,发露一个地方山川
风景的真藴,以灵心睿思和文采,歌咏她独有的清奇秀美,至成经典,灵
运可谓筚路山林,具首创之功。其后,杜甫模写“险隘”蜀中山川,柳宗
元模写“幽峭”湘南山川,又皆继躅前修,别辟境界,发扬光大了这一传统。
2. 赋就山水名城的荣誉和山水诗发源地的地位
由于谢灵运的登览歌咏,偏处海隅被视为逐臣“投荒”之地的永嘉郡,
一跃而成为山水名城著闻宇内。唐开元中,诗人孟浩然从千里之外跋涉来
温访友,船行永嘉江(瓯江)将抵达时,急切问“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见出诗
人对这座谢公曾“坐啸”的山水城慕名向往;在温州他还留下“众山遥对酒,
孤屿共题诗”(《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这样“胸襟远旷”(明周敬
语)的名句。而大诗人李白、杜甫,虽未亲莅温州,然谙闻谢公题咏而心
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