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13
慕往之,往往赋诸篇章。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云:“眷然思永
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云:“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
千载迹犹存。”杜甫《送裴二虬尉永嘉》云:“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故人官就此,绝境兴谁同?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晚唐诗人陈陶《赠
温州韩使君》云:“康乐风流五百年……鄢陵诗句满山川。”诗僧贯休《古
意九首》之七写道:“常思谢康乐,文章有神力……永嘉为郡后,山水添
鲜碧。何当学羽翰,一去观遗迹。”前文引及的苏轼诗“自言官长如灵运,
能使江山似永嘉”,举谢灵运啸吟的永嘉山川,用来称美兴州晁太守。
灵运在温的各处游迹和吟咏亭阁,也大都留传遂成名胜,不断赢得后
人的缅怀瞻仰。如池上楼、谢池、春草池、谢村、东山、谢客岩、五马亭、
康乐坊、南亭、北亭、孤屿、仙岩、白石岩、瞿溪山、石鼓山、石室山、
岭门山,等等。如位于城区积谷山的谢客岩,后代诗人吟诵颇多。如北宋“元
丰太学九先生”之刘安上《舒州西门送客亭》有“却忆谢公岩下路,水风
涼处战檀栾”。“檀栾”一词,即出自谢诗“檀栾润霜质”。许景衡有《谢
公岩》诗,称“五言多好句,千载独斯人。风月楼长好,池塘草自春”。
四灵之徐玑《初夏游谢客岩》,有“州民多到此,犹自忆髯公”,灵运美
髯故称其髯公。宋季遗民诗人林景熙《登谢客岩》,有“永怀谢康乐,坐
啸山水城。旷代得真契,登览有馀情”句。
3. 温州之咏,奠定谢灵运山水诗的基调和总体风格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说五言诗的发展源流,有一段著名
论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以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庄》
《老》指玄言诗。山水,指山水诗。清黄叔琳评“谢客为之倡”。黄侃《诗
品讲疏》:“康乐以奇才博学,大变诗体……夫极貌写物,有赖于深思;
穷力追新,亦质于博学。将欲排除肤语,洗荡庸音。”谢灵运是倡导完成
晋宋诗风这一流变的关键人物,文中说的“俪采”(对偶文采)“极貌写物”
(真切地模写景物)“情”“辞”相发,以及深思琢炼、“追新”争奇作风,
念 纪
辑 专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