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20
嘉约违攀跻,咫尺等楚越。嵇生朝慵起,艳赋爱绮发。向来识佛面,
未曾计日月。心知逗晓晴,雨到中宵歇,小痾无足虑,顿悟笑所阙。雪后
变冬温,蛰虫催春别。飞鸿看有时,佳兴在冥蔑。
2. 戴密微:谢灵运把山水诗升华到一种高雅别致、富丽精工的水平
侯思孟的法国导师戴密微(1894-
1979),不仅是研究谢灵运的汉学家,
更是谢灵运的崇拜者。他还是举世公认
的佛学研究者,曾通过对敦煌手稿的研
究,不仅看出佛教在中国文化影响下所
发生的变化,且能从相反的方向判断出
来自国外的宗教对本地文学的影响。他
有《中国古诗论文选》《汉学研究论文选》
《王梵志诗全集》等著作问世。
1961 年 1 月,饶宗颐先生与法国汉学家汪德迈(1928-2021)游览欧洲,
以谢灵运诗韵得诗三十六首,结为《白山集》。其中用谢灵运在温州所写
诗入韵的有十一首。与饶宗颐先生共同推崇谢灵运的戴密微,为之题辞:
儿时闲梦此重温,山色终非旧日痕。
爱听清湍传逸响,得从峻调会灵源。
戴密微曾有语“如重学汉学,当选汉学研究”,他对谢灵运有着深刻
的研究,并说:“谢灵运把山水诗升华到一种高雅别致、富丽精工的水平。
这在他的任何一位前驱者作品里都是见不到的。谢灵运是位贵族艺术家和
哲学家,出自晋朝最富裕最有权势的士族豪门。但他无法适应那个时代的
社会环境,以致一生坎坷,结局悲惨。”(戴密微《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山
岳》,钱林森编,《牧女与蚕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6 月,第 90 页)。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