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40
居民生活中离不开的能工巧匠,也就是“百工”。
在汉代补缺《周礼》的文字《考工记》中,“百工”属当时全国六门
工艺之一。“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是对“百工”
较早的定义,包涵诸多特征:根据原材料曲折方圆和性能等进行加工,使
之成为百姓可用的器具。而所谓“五材”,据郑玄注“此五材,金、木、皮、玉、
土”。《左传 • 襄公二七年》也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之句,
可见这五种材料对当时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后随着材料的增加,百工内涵
也随之扩展,他们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新兴行业的从业者,是心灵手巧
的实践者,是传承革新的力行者。那么温州为何会成为百工聚集之地?业
内人士表示其中有很多因素,但主要在于地理、气候及移民和社会等原因。
农具铺 蔡榆摄
气候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温
和的气候为农耕和手工业者提供较好条件,故早在南朝,已是“东南之沃壤,
一郡之巨会”;又因非主要之兵家要塞,故在改朝换代等社会动荡时期相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