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44

温州走向发展工商业之路。因此南宋温州城内,较北宋温州知州杨蟠所言

           “一片繁华海上头”更为繁华——作坊店铺密布,百业齐全,不少行业如
           陶瓷、漆器、丝绸、造纸、印刷等已规模化生产。其中尤以丝织业发展迅猛,
           民办、官办作坊中,大量生产缂丝、瓯绸、溪绢、绉纱等。

               永嘉之学到晚清,被温州大儒孙诒让继承和发扬。他强调“经世致用”
           思想、强调“百工”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都表现在孙氏花费
           数十年著述而成的《周礼正义》及《墨子间诂》等书里。

               孙诒让结合晚清洋务运动的西方经验,在《周礼正义》中所列“提倡
           科学、奖励发明、兴办制造、开采矿山”等条目,充分表明他的“重器”理念。
           他对“历史上长期受冷落,但被后世看作兼重道器、沟通义利重要著作”

           的《墨子》一书加以注释,对墨子的造物观念加以阐述。
               墨子名翟,生活在春秋末战国初,他虽然立身于“士”,居“士农工商”

           之首,但他较为同情“农与工肆”。墨子阐述的“造物”理论,如工的巧
           拙理念、百工制器要有一定流程规范等;在《节用》一章里,墨子强调“强
           本节用”,也就是要重视生产、提倡节俭。

               孙诒让对两部名作的注释,孜孜以求的正是被传统士大夫忽视、贬低
           的工艺制造,反复阐明“百工”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不仅继承

           且弘扬了永嘉前辈的思想特征,还身体力行,用墨家苦志力行的实践精神,
           来兴办教育并进行各种实业活动。


               四、晚近百工产业活跃



               随着晚清国门被迫打开,“实业兴国”成朝廷自救策略。清廷在 1907

           年将“商部”更改为“工商部”,以加强对“工”的扶植。同时为促进各
           行业良性竞争,举行或参与国内外劝业会、博览会。而这时节机器生产尚
           未正式兴起,因此清廷展品以各地手工业品为主。朝野对博览会的认识,

           也从最早的炫奇、赛珍,上升到交流、邦交、商贸的层次,手工艺迎来新




           36
           37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