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70
首航载着上百名旅客,平平稳稳地航行在瓯江水面上。轮船将要抵达麻行
码头时,船上鸣起了响亮的汽笛声,船上的旅客和全体船员都激动起来,
大家从客舱里出来站在甲板上等侯。轮船慢慢地靠拢码头时,欢迎的人群
人山人海,岸上和船上鞭炮、锣鼓齐鸣。
19 日上午,麻行码头,举行隆重的“温沪客轮通航典礼”仪式,温州
市委领导到会祝贺并剪彩。从此,3000 吨级新客轮“民主号”和“和平号”
正式投入运营,客轮定为五天一班次。全程 316 海里,航行约 24 小时。
几年后“文革时代”,申温线的客轮易名为“工农兵 18 号”,“工农兵
19 号”。如果说“文革”时代高奏的旋律是“工农兵”主题的话,那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申温”
线的客轮,则以繁荣昌盛
四字后加新字,即繁新、
荣新、昌新、盛新来命名。
这种易名,反映了我们海
运事业经过拨乱反正,呈
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生机。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旅
客流动量增多,轮船航班
改为隔天一班;随着 3800
吨海运客轮繁新号、荣新
号、昌新号、盛新号的到来,
为温州市民出行带来了莫
大方便。
之前,乘船的旅客主
要是单位出差的工作人员,
或者是企业工厂里的供销
一号码头 蔡榆摄 员。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