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5 - 教育志(一)
P. 345
学仪器遂渐成规模。1959年,平湖师范学校、杭州师范学校、平阳一中等校的自制教学仪器
产值总计达1.23万元(新人民币)。
1958年,省教育厅成立教学仪器供应社,专司配发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各市(地)教学
仪器供应站也随之相继成立,形成了全省初、中等学校教学仪器统一采购、分配的体制。1960
年,全省共组织分配各种物理、数学等教学仪器1400余种。1961年起,根据“保护重点学校,
充实新办学校,积极支持农村学校”的分配原则,全省16所重点中学的图书和教学仪器,均由
省教育厅纳入计划,逐年直接供应。1965年,浙江省初、中等学校教学仪器供应分配原则又
调整为“重点加强半工半读学校、山区各级学校,适当加强小学教具的配备”,对全日制普通中
学、师范学校,则只解决必需仪器的补充配备。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省初、中等学校教学仪器的生产和供应一度处于停顿状
态,学校原有仪器设备则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温州市1972年的调查情况:该市538所中
学中,有472所系1966年后之新办学校,其仪器、教具配备本属“空白”;966年前所办之66
1
所学校中,则有7所学校仪器、教具全部受损,有13所学校严重受损,有46所学校部分受损。
1969年,温州市教学仪器站率先恢复工作,并于1969—971年为该市所属各县代购仪
1
器、药品17万元,组织10余个校办工厂和地方工厂生产或试制了30余种仪器、教具,为泰
顺、乐清、平阳等县巡回修复了风琴282架、平板仪45套。1971年前后,宁波、金华、嘉兴、台
州、丽水、绍兴等市(地)的教学仪器供应机构亦陆续恢复或重建,全省中小学教学仪器的生产
和供应工作遂渐次恢复正常。至1978年,全省普通中学教学仪器配备的品种已有1700余
种,产值9.15万元。其中重点中学600余种,4.76万元;完全中学600余种,2.97万元;初级
中学500余种,1.42万元。1979年,浙江省教育局恢复重建了浙江省教学仪器公司(与浙江
省教育局生产设备供应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专司教学仪器设备生产、配发工作,并颁
发《浙江省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学校教学仪器管理办法(试行)》。各市(地)、县(区)亦相继调
整或新设了教学仪器管理站,全省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管理渐趋规范。但其时农村初中因学
校分散、规模亦小,教学器材配置与标准要求仍相距甚远,理科实验仪器尤为奇缺,使用效率
则更低。
2.20世纪80年代
1981年,省教育厅决定以一部分基础较好、单独设置的农村初中为依托,在全省范围内
分期分批建立农村初中实验中心。根据学校分布情况和交通条件,大体上2~所农村初中
4
设置1个实验中心,并按一般初中的配备标准,由省提供整套仪器设备,市、县解决管理人员、
实验室和仪器存放用房。各实验中心负责组织其划片范围内学校学生轮流至中心完成实验
任务,或由中心送实验至学校。首批117个农村初中实验中心先行在东阳、诸暨、临安等7县
试办。至1983年,全省已建实验中心802个。本年7月,省教育厅正式颁发了《浙江省农村
初中实验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教育部也在东阳县召开了推广浙江省全面建设农村初中实
验中心经验的现场会议。1984年,实验中心又增至930个,遂使全省2000余所农村初中均能
开出理科实验课。
20世纪80年代,全省用于初、中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经费逐年均有较大增长,累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