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1 - 教育志(一)
P. 421

续表









































                                          资料来源: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新时代出版社2002年版。





                                           二、幼儿园卫生与保健







                                           (一)清末 、民国时期





                                          清末时期,根据《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各蒙养院的卫生设施均按小


                                  学堂要求配置,对幼儿的保教活动每天“不得过四点钟”,并注意促使幼儿五官运用舒畅、手脚



                                  灵活,以帮助发展身体,特别强调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防范发生伤害事故。其时,浙江省仅有



                                  3所蒙养院(班),分别附设于杭州女子师范学堂、吴兴县湖郡女学堂和西安县淑德女子小学


                                  堂。蒙养院(班)均以平房作保育用房,避免出现使用楼房而导致儿童上下楼不安全的问题。



                                          民国初期,条件较好的幼稚园均设有游戏室、保育室,室内配有寒暑表、暖房器等设施;并


                                  有自编的卫生保健教材,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和健康习惯的培养。幼儿的一日活动均安排有



                                 课间休息、自由游戏、吃点心、午睡等项目,并有户外活动安排,带领幼儿到自然界活动,吸收


                                  新鲜空气。民国21年(1932年)教育部颁发《幼稚园课程标准》,对幼稚园的卫生与保健工作



                                  提出较为系统的要求。全省较正规的幼稚园均能基本按此规定实施,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幼



                                  儿体格检查,每月进行一次身高、体重测量,每日进行一次健康、清洁检查。在园幼儿凡遇疾


                                  病,即予协助治疗,并及时安置。园内设施一般都按适合儿童心智发育,有益于儿童健康原则



                                  配置。儿童的作息安排也更为细密,以杭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稚园的一天生活安排为例:


                                  上午9时至9时15分为朝会及晨间检查时间,每天抽查下列7项内容中的1至2项,即小眼



                                  小鼻子、小耳小面庞、小嘴小牙齿、小手小指头、小脖颈、小手帕、服装;上午10时5分至25分


                                  安排为幼儿点心时间(喝豆浆、吃鸡蛋片、饼干、水果等);上、下午各有一次25分钟的户外活



                                  动,指导幼儿玩沙箱、走独木桥、滑滑梯、拍皮球等,并注意幼儿的安全。同时,上、下午分别安



                                  排两次和一次课间准备,作为幼儿上厕所时间,并规定大小便后须洗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初,幼儿教育贯彻“保教合一”原则,要求幼儿园既重保育又重教育。全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