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6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496
·496· 卷二十二 艺 文
稍有起色,侯不忘其尽心于开者,梓其招抚文移及爰书碑记,汇为一牍以相示。噫,此特
其约略可见者耳!至不可见者,则在侯神明之中,而盎然楮墨之外,诚令有心者披而读之,
则知同是招抚也,何以投诚者不畏矫矫之虎臣,而倾心于侯之寸檄?同是审鞫也,何以质
成者不耻或锡之鞶带,而立折于侯之片言?同是修葺也,何今之巍然翼然者如頖宫,谯楼
及馆垣、城堞俱久废,工役何以不兴?邑黔之叹,而毕集于侯之经营,则此一牍也。其殆
回开既倒之澜,而作中流之砥柱者哉!他日携是以佐枢弘化,行且柱石天朝,当不止区区
已者。于是知侯之钟灵于川岳,良非偶然。而向者意中事,何幸即于吾开见之也!因书之
为序。
《易存》自序 蒋泰宾
《易》曰:成性存存。又曰:存乎其人,存乎德行。想见圣人高视远望,冀得悬解,
共扫言诠,殊觉龟龙无奇,卦爻多事。至曰:存乎介,存乎悔,鳃鳃乎,一隙可牖,引叩
先天,何悲悯至此?予浮沉帖括垂五十年,丁丑说《易》南山之南,忽自悔曰:《易》者千
世化书,上考三古,下俟百圣,奈何以举子业辱之?欲取王弼、程、朱及明儒蔡、苏、郑、
陆诸书汇为一编,更取凿杜京氏《易传元命苞》诸书,汇为一编,理数兼研,以窥《易》
学之全。因循未成,独生平蠡测,一得自矜,不胜苍璧小玑之爱,存之笥中。年来时移事
殊,占在天山,更删定之,爰命曰存。譬皓魄当空,江河非大,盆盎非小,月存焉耳;东
皇秉令,郊原非荡,槛榭非隘,春存焉耳,无人而不存也。君公瞽史,负苓篐桶,咸得扣
焉,而响无地而不存也。羑里车辙,经筵卜肆,皆能稽焉,而神无时而不存也。马出图沉,
吞三阵八,俱可用焉而奇,无物而不存也。兔占梅兆,钱求字索,悉会探焉而报,不谓是
编非《易》之所存也。究河洛之宗而不涉玄言,参飞伏之变而不落小道,庶几不以帖括忘
吾《易》耳。神明默成,当世自有巨公,何日一遇,破吾积疑。若夫因悔审介,以要无咎,
不枉为千世中读《易》之人,所得不亦奢乎?窃有志而未逮也。
《诗可》自序 蒋泰宾
夫兴观群怨无不可者,孔子之言诗也。惟无不可乃为真可,是故切磋之什可以贫富证
也,倩盼之句可以礼后参也。诗之内,诗之外,缭绕无际,以吾之可者印之,无不可也。
举似痴人如同说梦,诗固有不可解者也。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直以不解解之也。
汉尊师授失之拘,宋据已见失之偏,皆未达诗人不可解之妙。正以必求其解,如王之学华,
去之愈远耳。家世受《易》。万历甲寅,负笈灵鹫,从沈无回师游,因窥《诗经》大旨。吾
师有言:“《易》取象外,《诗》在言表。”旨哉!六经一贯矣。崇祯癸酉,浪走京师,为天
官氏所辱,归而下帷读《诗》,遍考注疏及先辈诸诂,辄自喜得诗人不可解之閟,愧非专门,
仍以《易》应科目。此后三战三北,非《诗》之罪也。迨甲申以来,书籍散亡,杜门不出,
偶得三百篇旧本,以为销夏送老之资。讽咏之余,漫笺数语,多前人所未发。丙戌七月,
避兵花桥,荒村秋老无人可语,再一拈动,又有一番新趣。今春糊口蒙馆,删繁去复,合
而录之,觉乱离贫寠,鬼蜮雀角,身所难堪,蚤已见之,篇中正好研经味道,一笑置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