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0 - 莲都区志
P. 960

· 898  ·                                  莲都区志












                                         第二十三编 军 事






                     莲都人民具有朴实、勤劳的品格和勇于抗争的革命传统。明正统十三年(1448),以陈鉴
                 湖、陶得二为首的宣慈(后为宣平县地,今老竹镇)矿工起义,历时6年,威震闽浙;明嘉靖三十
                 二年(1553)和三十七年(1558)倭寇两次袭击丽水,乡民奋起抵抗,给倭寇以沉重打击,同时
                 配合朝廷为荡平倭寇,保卫家乡做出贡献。清咸丰八年(1858)三月至清同治元年(1862)正
                 月,太平军三克处州,在太平军与清军作战期间,为保卫家园,丽水民众进行浴血奋战。在鸦
                 片战争中,清道光二十(1840)六月,英国侵略军陷定海,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处州兵1200余
                                                          8
                 人援宁波;次年8月英国侵略军再陷定海,月18日郑国鸿与全体随征官兵战死竹山门,壮烈
                 殉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革命党人阙麟书联络处州会党配合徐锡麟、秋瑾密谋起义,辛
                 亥革命后参加反袁世凯专制活动,被暗杀身亡。民国14年(1925)省立第十一中学、处属联合
                 县女子中学、利用织布公司、普明电灯公司、普昌火柴厂、群益软席厂等响应上海“五四”反帝
                 爱国运动,组成工商学联合会,进行罢工、罢市、罢课,抵制、焚烧英货、日货。民国 16 年
                (1927)3月,中共党员张新锦在城区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开展组织工会、学生会、农民协会和
                 妇女会等活动。民国19年(1930)9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血战巨溪
                 三岩寺,红军指挥潘成波等 30 余人壮烈牺牲。民国 24 年(1935),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先后
                 多次转战丽水山区一带。民国28年(1939),中共浙江省委机关从温州迁丽水。抗日战争期
                 间,丽水一度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放战争中,丽水党组织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
                 地,开展武装斗争和浙东根据地(四明山)、浙南根据地(平阳、泰顺)互为犄角,为南下大军解
                 放丽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丽水解放后,驻县人民解放军和民兵开展大规模剿匪反霸斗争,巩
                 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进入21世纪,莲都政委、区政委切实加强当地武装,人民解放军驻莲都部队和民兵、预备
                 役部队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开创部队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




                                           第一章              机构           驻军





                                                 第一节          军事机构



                     隋唐至清代         隋置括苍,设县尉管理地方治安。至明朝,废尉,设典史,专管缉捕。
                     唐初,行府兵制,置军府以统军戎。武德四年(621),置括苍总管府,武德七年(624),改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962   963   964   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