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7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737
第三十七篇 风俗 宗教
的主意告诉庙祝。到七月半这天,庆元各村各户都用半个鲜柚壳插在竹竿上,点上香,让孩子们举着朝
村尾的水口赶去,半个柚壳与地藏菩萨的帽子十分相像,以此吓退恶鬼,当地称之做“抢香桥”。20 世纪
90 年代后,七月半“抢香桥”的风俗渐废。
中秋
又称八月节,俗称八月半,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因此又称团圆节。中秋节仅次于春节,是一年中第
二大传统节日。当日要到祠祀祖宗、品尝月饼、炒粉干。晚上,男人饮酒赏月,女人陈饼拜月,全家老
少在月光下举杯畅饮,共享欢乐。传说农历八月十五天狗会吃月亮,人们得守护月亮,若出现天狗吃月,
要敲鼓拯救月亮。庆元东部地区一些乡村风俗守护月亮到半夜时家家都要烧点心吃。
重阳
又称登高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祈祷延年,祀祖先,包粽子,蒸米糕,吃麻糍,饮菊花酒,
插茱萸。民间习俗:饮菊花酒可延年,插茱萸可消灾,避恶气。明清时期,庆元文人墨客相聚石龙山,登
高临赏,饮酒赋诗。清光绪版《庆元县志》载有清人重阳登石龙山的唱和诗 20 多首。重阳节农村人都要
做冻糕,因“糕”和“高”同音,意为着长命百岁、步步高升、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还有传说重阳
日是螃蟹结婚的日子,螃蟹成双结对,为此小孩子们会很早起床去溪边捕捉螃蟹。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中国已有千年之久。腊八粥是用八种当
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味道香美,可口开胃。人们首先用腊八粥供奉神仙、祭祀先人,然后合
家品尝,馈赠亲友。
其他节日
白露 每年的秋季白露之日,乡村民众会自发组织年满 16 周岁以上的村民修路修桥,很多的村民
积极参与,以修路修桥为积德。当天,村里会在祠堂集中举办伙食,参加修桥修路的人员都可参加聚餐。
1949 年后,此俗渐废。
迎神节 迎神节是庆元东部地区几乎所有农村沿袭的一项重要传统民俗活动,流传有 1000 多年的历
史。迎神庙会一般都在特定时间举行,通常多为小暑后,各个乡镇具体时间则又不尽相同,有的乡村固
定为于每年的分龙日,有的乡村还要择日
选定,持续时间一般 2—4 天不等,多的有
10—15天。该习俗是村民祈求一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的祭祀活动。每年迎神节第一天,
也是迎神日。当天,人们先将诸神迎至庙堂,
然后摆上精心准备的供品,上香跪拜,祈求
诸神保佑。庙会期间,穿插诸多活动,参与
人数多,场面大。每个村庄的首事人,也称
“迎神头”(每户轮流担任,在上年神庙会
上选定)。待到迎神日接近,买好所用的供
品,杀猪宰羊,恭候迎神日的到来。吉日一
到,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参加,甚至全家出动。
乡民先把村庄佛殿内的各路神灵抬到迎神坛 图 37-1 合湖乡黄土洋村迎神节(陈士平 摄于 2009 年)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