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5 - 自然灾异志
P. 285

重;据桐庐县病害调查,至8月20日全县有5个乡镇22个村1002.5亩水稻发生病害。2007


                                  年受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影响后,细菌性条斑病随之在浙南温州、台州等稻区发生,全省发



                                  病共24 万亩。


                                           5.稻秆潜蝇



                                          历史类似记载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庆元县稻禾生黑蝇。1968年在缙云县大洋山区


                                  初次发现稻秆潜蝇。20世纪70年代初,在龙泉、奉化等地续有发现,此后为害面积不断扩



                                  大。每年4月中下旬遇低温阴雨天气,即有利该虫的繁殖为害,成为早稻苗期的突发性害虫。



                                  80年代后5年,全省稻秆潜蝇年均发生面积76.48万亩,损失粮食产量1.02万吨。1990年


                                  为害扩大到176.77万亩,损失粮食产量2.16万吨,成为山区、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此后



                                  至2010年皆为间歇性局部发生为主。


                                          6.稻蓟马



                                           稻田细小害虫,历史记载稻区虫害细若蚍蜉、蠛蠓等描述,皆为稻蓟马之属,为晚稻秧苗



                                  和大田苗期的主要害虫。20世纪70年代初,稻蓟马发生量上升,1990年虫害面积达553.9


                                  万亩,损失粮食产量2.34万吨。至2010年主要以局部水稻的前期为害。



                                           7.稻蝗



                                           稻蝗俗称土蝗,境内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生严重,至50年代末发生量迅速减少。此后


                                  寂闻,1985年富阳等水稻区突然发现中华稻蝗,为害面积2000余亩。1988年全省稻蝗发生



                                  面积扩大至64.94万亩。1994年,稻蝗发生点和面又有所扩大,宁波北仑、富阳、东阳、安吉



                                  等地农作物都有一定为害面积。1995年,稻蝗在湖州、杭州、宁波等地局部田块也有不同程


                                  度发生。



                                           8.稻苞虫


                                           稻苞虫为历史性水稻虫害之一。1950年7月下旬,临安专区稻苞虫为害猖獗,分水(今



                                  并入桐庐)、桐庐、新登(今并入富阳)、富阳等4县44万亩稻田皆有出现,其中三分之一成灾;



                                  临安、昌化(今并入临安)两县则普遍发生。


                                           9.稻螟蛉



                                           常年有稻螟蛉散发虫害,1970年宁波地区早稻遭第三代稻螟蛉严重为害,鄞县每亩虫口


                                  密度高达40余万条,为害水稻45万多亩;同时在丽水、奉化、嘉兴、吴兴、衢县、富阳等稻作区



                                  亦有发生,为害较重。





                                           二、经济作物病虫害






                                          浙江传统经济作物有棉、桑、茶、果、药材和蔬菜等,病虫害时有发生。明嘉靖二年(1523


                                  年)二月,湖州桑虫为灾,德清县境桑叶被虫啮几尽,养蚕者大窘。清顺治三年(1646年),杭州桑


                                  树生蜗牛,食叶及豆苗,海宁也发生同样虫情。道光十三年(1833年)夏,平湖县虫食棉花几尽。



                                  民国时期,据农业病虫害调查:柑橘主要是吹绵介壳虫为害,分布温州、台州、衢州一带,民国19



                                  年(1930年)秋,黄岩橘树滋生吹绵介壳虫,防治无效,次年从平阳引进澳洲红瓢虫克之;民国22


                                  年,温州、台州的朱红橘和早橘又遭该虫严重为害,黄岩县是年柑橘损失62.8%产量。茶树害虫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