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自然灾异志
P. 286
据民国26年金孟肖报道,主要有茶毛虫、茶尺蠖、茶蓑蛾、茶锈刺蛾等7种。桑树害虫较多,据
民国33年祝汝佐报告有170余种,主要有桑蟥、桑螟、桑象虫、桑尺蠖、桑天牛、桑虱、金毛虫、桑
介壳虫、桑蛀虫等,以桑蟥为害最重。棉花虫害以棉卷叶虫、棉红蜘蛛为主,蜗牛、棉叶跳虫、地
老虎等次之,金刚钻、棉蝗、棉蚜等亦有发生,但为害较轻。菜青虫、猿叶虫、大猿叶虫、黄守瓜、
黄条菜蚤等皆为蔬菜主要害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病虫害防治机构逐步完善,研究工
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以下介绍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病虫害5类。
(一)棉花病虫害
棉花主要病虫害为棉立枯病、棉角斑病、棉炭疽病、棉枯萎病、棉红腐病、棉红铃虫、棉铃
虫、棉红蜘蛛、棉蚜、棉蝗、斜纹夜蛾、棉盲蝽等。民国38年(1949年)7月,杭州七堡乡、余杭、
萧山、余姚等棉区出现棉大卷叶虫、棉叶跳虫等严重为害。1953年,全省棉盲蝽大发生,损失
皮棉两成以上。1955年,萧山县普遍发生红蜘蛛,为害率达60%,沿江一带尤为严重;是年,
因台风侵袭诱发棉角斑病大发生,镇海、余姚、慈溪等棉区成灾面积50余万亩。1958年8月,
斜纹夜蛾在沿海棉区大暴发,面积达30多万亩。1959年,全省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面积40
万亩;是年,玉米螟在慈溪、萧山、余姚、上虞等主要棉区大发生,为害面积40余万亩,株害率
10%~20%。1960年6月中下旬,慈溪、宁波、余姚、上虞等县(市)发生棉花枯萎病,慈溪县
受害棉田30余万亩;同年10月,慈溪县又受棉蝗为害,成灾棉田7万亩。1962年,萧山县棉
蚜大发生,为害10.5万亩,占棉地面积97%。1971年全省棉铃虫暴发流行,虫量较常年增加
几十倍,发生面积广,危害时间长,受害棉田61万亩,占全省棉地一半,损失皮棉18万余担。
1979年临海杜桥棉区首次发现棉花根蚜为害。1980年慈溪东部棉区发生棉花绿盲蝽为害
4.5万亩,龙山公社3247亩棉田全部受害,6月下旬局部棉田株受害率达23%~45%,严重的
高达89%,重害棉田每亩减少棉桃5000个~10000个;1981年棉花绿盲蝽为害继续扩大,受
害面积15万亩,镇海、平湖、萧山等棉区也先后发生不同程度为害,其中慈溪棉区主要出现绿
盲蝽、中黑盲蝽两种。1988—1990年棉花根蚜在三门湾棉区严重发生,为害面积3400余亩,
受害棉田减产72%。1992年在棉花现蕾期,全省发生棉花炭疽病为害40多万亩。1994年是
棉花虫害较严重的一年,棉铃虫大发生,其中第四代棉铃虫为害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
重的一年;甜菜夜蛾首次在上虞、萧山等地大暴发,严重地区百株卵量达到4444粒。在90年
代中期,棉花苗期害虫发生率上升,特别是蜗牛、小地老虎等危害较严重。1996年棉铃虫局
部大发生,全省发生面积80.5万亩。此后至2010年,因全省抗病虫棉品种推广、棉花种植面
积大幅减少,未发生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情况。
(二)柑橘病虫害
柑橘虫害主要有柑橘锈壁虱、介壳虫、潜叶蛾、吸果夜蛾、橘蚜等;柑橘病害有疮痂病、溃
疡病和炭疽病等。1952年衢县柑橘遭吹绵介壳虫为害,致橘树枯死,橙类溃疡病发生也很普
遍;黄岩、永嘉两县橘区普遍发生恶性叶虫,是年黄岩县因病虫为害,损失柑橘产量达37%。
1956年,黄岩县发生吹绵蚧为害,损失橘果150万千克左右,柑橘总产量仅1.24万吨,比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