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8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358
·290· 第七编 经济要述
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00年,武义工业企业通过公开拍卖或公开投标方式变现企业资产8560万
元,分流安置失业、下岗职工4860人,再就业率69%,城镇登记失业率3.5%。新增社会养老保险扩大
面人数5069人,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21102人。有2985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了养老金社会化发
放,占企业离退休人员的80%。截至2001年年底,县计经委、二轻、流通等6大系统106家及其他系统
13家企业统计,全县通过企业改制共安置职工12978人,其中在职职工转换身份7694人,退休定补人
员托管3897人,农民合同工等安置1387人。共支付安置补偿等费用22189.51万元,其中在职职工补偿
金10079.77万元,退休定补人员社保费用11035.24万元。政府调剂的欠发工资等费用635.8万元,其他
人员安置费448.2万元。县民爆公司资产托管、县物资再生综合利用公司与县土产日杂公司合并及县盐
业公司等企业职工身份转换、分流改制,3家企业共安置职工51名,退休11人,支付安置费用111.74万
元。至此,武义县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职工身份转换工作全面完成。
第三节 商业经济体制改革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1987年武义县对国有商业进行一系列改革:逐步推行经理(厂长)负责制,完善企业内部不同形
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对国营小企业推行以租赁为主的改革。1992年商品流通渠道全面实行“经营、
价格、用工、分配”四放活。即经营企业有自主权,不再受计划分配、进货渠道的束缚,减少流通环
节;在价格上企业有权制订商品浮动价格;除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外,
不再向企业硬性安排用工;在分配上实行职工工资与劳动数量、质量挂钩。1996年商品流通完全与市
场经济接轨,2002年年底国有、集体商业企业全部退出流通领域。
表7-1 武义县商品流通体制分段统计表 单位:户
经济成分 经济成分
国有商业 集体商业 个体私营商业 国有商业 集体商业 个体私营商业
年份 年份
1986年 13 10 3817 2000年 9 11 6026
1990年 12 10 4931 2005年 5 0 7099
1995年 11 11 6314
经营体制改革
直属于县政府的商业综合公司于1987年撤销,原公司中的国营和集体商店按行业分别划归县百
货、五金交电化工、糖烟酒、纺织品公司管理。1988年县第一、第二饮食服务公司合并,恢复原“武
义县饮食服务公司”。
1988年1月,由新成立的武义县商业工业公司、中国青春宝公司、杭州中日友好饭店有限公司合
资在百花山创办“中国青春宝公司浙江百花山矿泉饮料公司”(武义县饮料厂同时并入),隶属县
商业局。
1992年,由县商业总公司、工商银行、浙江省商业厅三家参股的浙江省武义香山温泉宾馆,开
始筹建温泉山庄。后因资金不足,私营企业金华市铜业有限公司参股,正式成立浙江武义温泉山庄有
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温泉山庄于1995年10月18日建成开业。2002年由金华银厦房地产有限公司控
股,2005年改名为唐风露天温泉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