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0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360

·292· 第七编    经济要述


              基层资产一体化为原则,撤并了7个基层社,重组柳城、王宅、武阳、东皋4个中心供销社,归属县社
              直接管理,实行“一县一社”新体制。
                  自1999年5月至2000年12月,供销系统进行了产权制度改制,歇业企业7家,歇业后重组7家;至
              2001年,全县供销社以资产量化和资产变现方式,完成了全部企业职工1218人(含退休、遗属和其

              他)的分流安置。2005年县政府明确武义县供销合作总社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全县供销系统的
              主管部门。


                                         第四节    粮油购销体制改革


                  粮食收购体制改革
                  1986年至2005年,武义县的粮食收购体制改革经历了合同定购、国家定购、合同收购、订单收购
              四个阶段。

                  1985年中央1号文件决定,从该年1月1日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省、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
              院确定的原则,确定实施办法、细则以及促使合同定购完成的具体措施。1986年,县粮食部门敞开收
              购合同定购外的稻谷,完成年初签订的4250万千克超定购合同,库存达5226万千克,菜子油32.7万千
              克。1987年,省政府下发浙政〔1987〕15号文件,改粮食合同定购为粮食定购任务,由政府逐级下

              达,落实到农户。定购手续由与农户签订合同改为发给粮食定购通知书(即售粮卡)。是年,国务院
              下文规定对粮食商业政策性亏损实行定额补贴的办法。1988年,全省粮食定购任务不变,粮食包干期
              延长到1990年。1990年,国务院决定将粮食合同定购改为国家定购,为农民应尽的义务,必须保证完
              成。省对县的粮食定购包干基数中同意部分补贴议转平差价抵任务。

                  1991年,省对各县、市开始实行新一轮的粮食包干。1992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原武义县粮食
              局成立武义县粮食总公司,粮食局局长、副局长分别兼任粮食总公司经理、副经理,实行“二块牌
              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模式。
                  1993年2月,各粮管所也相继成立粮油工贸公司。是年,经国务院批准,省委、省政府决定从1月

              1日起全省放开粮食购销价格逐步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其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计划
              指导、放开价格、搞活经营”,放开后国家定购任务改为合同收购计划。
                  1995年1月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实行两线运行的管理模式。是年6月,县粮食局建立内部结算中
              心,负责改革性粮油业务资金的管理。

                  1998年粮食部门面临粮食流通体制大改革,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大转换,针对粮食形势仍供大于
              求,市场粮价长期低价徘徊的局面,6月,国务院发布《粮食收购条例》。是年7月,武义县粮食收储
              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原有的6个粮管所改称4个分公司。8月,又发布《粮食购销违法行为行政
              处罚条例》。

                  199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6月,县粮食收储有限
              责任公司分流职工,将原来的477名职工通过分流削减为155人。其他人员或自谋职业或转入粮油工贸
              公司。
                  2001年,经中央批准,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消了粮食定购任务,放手

              让农民自主安排生产。
                  2002年,武义县发展计划局(含粮食局)和农业局联合召开产销信息发布会,县粮食、财政、物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