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5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375
长可达800毫米。月同表面光滑,两眼间无斑块和金圈。各腕长短悬殊。生活时体背粉红色、灰褐色。为沿岸低
栖种类,舟山各岛滩涂上常见。
节肢动物
甲壳纲 以虾类和蟹类为主。
对虾。舟山海域对虾盛产于8—11月间,有4个种类。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Osbeck]),体形
长大,130~235毫米,侧扁,甲壳厚,表面光滑,额角细长,末端尖细,活体透明,微呈青蓝色。日本对
虾(Penaeus japonicus Bate),俗名竹节虾或斑节虾,体长110~240毫米,头胸甲光滑无毛,体有棕色和蓝
色相间横斑,附肢黄色,尾肢后部呈蓝色和黄色,边缘毛为红色。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
其体长、体色和形态同中国对虾相仿,剑形额角比中国对虾略短而细。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
[Miers]),俗名麻虾、黄虾,体长70~110毫米,甲壳甚薄,表面有许多凹下部分生有短毛,尾节稍长于第六
腹节,末端甚尖。
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Stimpson])。俗名:鸡爪虾、皮虾。体长60~100毫米,体形较粗
短,甲壳甚薄,表面粗糙不平。额角长度约为头胸甲一半,尾节稍长于第六腹节,眼大,眼柄短。体红黄色,
腹部各节前缘白色,后半红黄色,弯曲时颜色之浓淡和形状极似鸟爪,故称鹰爪虾。生活于泥沙底之浅海,
盛产于5—月。
8
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Miers])。俗名:滑皮虾、青壳虾、硬壳虾。体长60~95毫米,
甲壳较厚而坚硬,表面仅深陷沟处有较长软毛。额角特别长,末端尖细,基部上缘微隆起,中部向下弯曲。
眼较大,呈肾状,斜生,眼柄粗短。步足均有外肢。盛产于11月—次年5月。
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H.Milne Edwards])。俗名:黄虾、大脚黄蜂、薄壳虾。体长
28~82毫米,额角短,长度为头胸甲的三分之一,平直,头胸甲上有眼上刺、触角刺、肝刺,颈沟、肝沟及
心鳃沟显著,眼甚大,眼柄粗短。甲壳甚薄而软,易受损死亡。产于10月—次年2月。
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 Hansen)。俗名:毛虾、水虾、糯米虾、虾皮。体长25~42毫米,体侧扁,
甲壳甚薄,额角短小,侧面略呈三角形,下缘斜而微曲,头胸甲具眼后刺,前侧角圆形不具颊刺,尾节甚短,
眼圆形,眼柄细长。体无色透明,仅口器部及第二触鞭呈红色。生活于8米等深线以下,舟山海区密度较高,
每年产春秋两季。
日本毛虾(Acetes japonicus Kishinouye)。体长25~30毫米,体形较小,似中国毛虾。新鲜标本尾肢基部
仅有一个较大而明显的红点(个别有2~3个),这是同中国毛虾之区别点。
细鳌虾(Leptochela gracilis Stimpson)。俗名:钩子虾、麦秆虾、硬壳虾。体长20~40毫米,体侧扁,甲
壳光滑,额角短小而侧扁,呈刺刀状,上下缘皆无锯齿。头胸甲光滑无刺和脊,尾节扁平,眼甚大,眼柄较
短。每年3—5月和7—8月占舟山张网虾产量之最。
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 Miers)。俗名:咔铗虾、板儿虾、狗虾。体长30~55毫米,额角长而尖细,
额角后脊不甚明显,较宽而短。大螯细长,钳之背面稍凸,腹面较平。体背面棕红色或绿褐色,腹面前缘白
色,后缘颜色较浓,眼隐藏在头胸甲下面。生活于泥沙底之浅海,秋季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