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9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469
艘,计40车位、1070客位,固定资产878万元,有职工270人。全年营运7890航次,渡运各种车辆10.96万辆
次,运送旅客138.42万人次、货物15.08万吨。随着经营规模扩大,陆续新增或更新客滚(轮渡)船12艘,并
改鸭蛋山与白峰两码头为大吨位液压升降式码头,可通过大吨位40英尺集装箱货车渡运。2005年,公司拥有
客滚轮渡船11艘、285车位、4750客位、6座1000吨级码头、2个大型停车场及鸭蛋山、白峰2个客运站。固定
资产2亿元。职工1000人。下属单位有市通达高速客轮有限公司、市海晨船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市海晶海运
有限责任公司、市金源海运有限责任公司。
舟山海星轮船有限公司 位于普陀区沈家门滨港路77号,创建于1980年11月,原为舟山轮船公司。
1998年3月,产权制度改革后改现名。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经济独立核算。主要经营以普陀山景区为中
心辐射沿海附近省市的海运航线客运业务。隶属市交通委员会。1989年,公司拥有常规客轮8艘、4435客位,
固定资产2000万元。此后,购入多艘高速客轮及快艇,开辟高速航线营运,发展国内沿海客运业务。1991—
2003年,曾一度辟上海—沈家门—福建马尾(后调整为普陀山—马尾)航线。2005年拥有各类客轮23艘,其中
常规客轮6艘,高速客轮及快艇17艘,计5204客位,总吨位1.56万吨,营运航线12条;货船3艘,17万余载重吨。
固定资产4.5亿余元。下属单位有海星轮渡分公司、华通客运有限公司、海星实业公司、海星外事旅游客运公司、
救生筏检修站及驻沪、甬办事处,职工567人。2005年完成客运量25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0亿人千米。
第 三 节 跨 海 连 岛 工 程
20世纪60年代,为方便居民岛际往来,始在小岛间建连岛桥,桥梁悬跨长度不大。1988年,全市已建岛
际连岛跨海大桥4座。1995年4月,在嵊泗县李柱山桥原址再建第二座桥,为连体桥,是年10月竣工并通车。
1999年,朱家尖海峡大桥建成,将舟山本岛和朱家尖岛连为一体。是年,再建嵊泗县金青跨海大桥,同时启
动建设舟山至宁波大陆连岛大桥一期工程。2002年6月,嵊泗小洋山岛至上海浦东新区芦潮港的东海大桥被上
海市政府列为“一号工程”正式开工,2005年底通车。2002年7月,连接舟山本岛与长峙岛的新城大桥动工兴
建。2003年6月,在岱山县仙洲桥原址上重建仙洲桥,次年8月完工通车。2004年4月,连接普陀区沈家门镇与
鲁家峙岛的鲁家峙大桥兴建。2005年11月,大陆连岛大桥第二期工程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通过国家发改
委审批,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12月,大陆连岛一期工程3座大桥及新城大桥竣工通车。至是年底,全市有各
类海峡连岛大桥(含在建)17座,其中鲁家峙大桥、大陆连岛二期(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长松大桥、松
岙大桥、三礁港大桥等工程尚在建设中。2006年4月,鲁家峙大桥通车。
东海大桥 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连接嵊泗小洋山岛与上海浦东新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
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为洋山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信等提供服务(图3-10)。大
桥全线分三部分:约3.78千米的陆上段、海堤至大乌龟岛约25.3千米的海上段、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约3.5千米
的港桥连接段,总长约32.5千米。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设计车速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