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8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538
续表
中部海域航道 中部海域主要由黄大洋、灰鳖洋、杭州湾东部、岱衢洋及舟山外海组成,水深条件好,
助航设施较完善。岱山岛和大、小长涂山之间的岱山水道,北接岱衢洋,南通龟山航门、灌门水道和黄大洋,
是该海域主要航道,水深条件较好,四面环岛,波浪甚小,其进港航道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通航,10万吨级船
舶候潮通过;龟山航门水深基本在40米以上,潮流最大流速可达7节,航门最窄处20米等深线之间宽度仅420米,
瓦窑门山与小黄沙山嘴之间架有跨海电力,在不采取抬高跨海电缆高度情况下仅满足5万吨级或以下散货船安
全通航;灌门水道在缓流配备大型拖轮助航条件下,可满足15万吨级船舶单向通航,但龙王跳嘴与青山之间
的跨海电力电缆仅满足10万吨级或以下船舶安全通航;小板门则是贯穿舟山海域的东航路和中航路的必经之
地,国内万吨级船舶、南北航线船舶多走此门,通常1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通过。
中部海域各港区主要航道
定海港区主要进出港航道有1条:由黄大洋经灌门水道进出马岙(浪洗)作业区。
高亭港区主要进出港航道有5条:由黄大洋经龟山航门或由内航路经灰鳖洋进出浪激渚作业区,由岱衢洋
经岱山水道(竹屿港)进出竹屿作业区,由黄大洋经岱山水道进出老高亭作业区,由黄大洋经龟山航门或由
黄大洋经灌门水道进出秀山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