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8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578
委员会由街道党委牵头,居民区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组织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及其党员开展社区党建活动,
以抓好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社区党建
工作,社区党建工作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2002年,根据省委提出的力争经过三年努力,80%以上的城市社
区党建工作达到和基本达到“五有”(有一个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斗力强、群众信赖的领
导班子;有一个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和社区单位共建机制;有一支以党团员为骨干,积极参与社
区服务和管理活动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有一个能使社区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服务的社区服务网络;有一套有效
实施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工作制度)目标的要求,制订出台《舟山市社区党建创“五有”工作
三年规划》,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抓好社区领导班子建设、辖区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共产党员在
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三个环节。社区单位共建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定海、普陀两区居委
会领导班子成员全面实行民主选举。全市57个城市街道社区居委会和37个建制镇居委会均建立党组织,实现
“一居委一支部”目标,其中党总支部建制28个、党支部建制66个。同时,向社会招聘61名年纪轻、文化较
高、综合素质较好的居委会干部,居委会干部队伍中的老、弱、少和文化层次低的局面得到改变。党员志愿
者队伍不断扩大,每个社区都有7~12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全市有15025名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
登记参加共建活动,占城区党员总数的41.31%,其中参加志愿者队伍11327名,占登记党员的75.39%。2003
年,按照全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各级党组织以社区党建创“五有”为目标,以加强服务群众为重
点,全面提升党组织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全市确定8个市级、18个县(区)级社区党建工作示
范区,健全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党建活动双向联系服务机制、社区党建创“五有”考核机
制和以“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社区作奉献”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制度。经考核验收,65个社区有50个达到党
建“五有”目标,达标率76.92% 。2004年,继续围绕社区党建“五有”工作目标,以社区管理服务为重点,
不断扩大党在城市社区覆盖面。是年,又有8个社区达到“五有”标准,累计达标率85.8%,如期实现省委提
出的工作目标和要求。2005年,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五好”
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做好社区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工作。
新社团组织党组织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类新社团组织发展迅速。至2004年,登记注册的新社
团组织达994个,其中社会团体53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93个、社会中介组织263个。2000年10月,市委组织
部与市民政局联合下达《关于建立社会团体党的工作联络员指派制度的通知》,对指派范围、指派方法、联
络员条件及其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有14个市级业务主管单位选派联络员33名,定点联系41个无党员
和还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社团(图5-7) 。2003年2月,市委组织部下达《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
于加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对全市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和工作要求做进一步明确,并确定民盟中学党支部为市级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2004年,普陀区虾
峙镇海运商会党支部被列为市级新社团党建工作示范点。市属有关部门和县(区)也分别在社会团体、民
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建工作示范点,以点带面,扩大党在新社团组织中的覆盖面。至
2005年底,在新社团组织中已建立党的总支委员会4个,支部委员会135个,其中联合党支部19个,有党员
216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