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1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81

三、圆教与藏教断惑“齐”“劣”之阐析

      朱
      封         圆教的根性,是化导最上利根之人,包括声闻、缘觉、别教菩萨,但也普摄
      鳌
      天    一切人,甚至地狱众生、提婆达多等。 这正表明此法门的圆顿胜妙不可思议。
      台
      集         圆教的断惑过程,《天台四教仪》 说是:“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
      ·
      第    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 所谓圆伏,即圆伏五住;圆信,即信诸法即空即假即
                                   ①
      二
      册    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 无一二三是遮,而一二三是照,无遮无照,皆究竟清
           净自在。 圆断,即不断而断,五住惑断,开佛知见,住大涅槃。 圆行,即专求无

           上菩提,即边而中,不余趋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有边所动,不动不寂,
           直入中道。 圆位,即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 圆自在庄严
           者,一心三谛为所严,一心三观为能严,于依正二报无不自在,或于此根入正
           受,或于彼根起出说,或于一根双入出,或于一根不入出,余一一根亦如是。 圆

           建立众生者,或放一光,能令众生得空假中益,得入出、双入出、不入出益,历行
           住坐卧,语默作止,亦如是。 也就是说,圆法是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 因此,
           有的说:“圆教本无位次,但借别(别教)显圆。” 《天台四教仪》依《法华》《璎
                                                        ②
           珞》等经,将圆教略分为八位:一、五品弟子位;二、十信位;三、十住位;四、十行
           位;五、十回向位;六、十地位;七、等觉;八、妙觉。 而将五品弟子位,直至十信

           位的七信位,为断见思惑的过程。
                五品弟子位,又称五品位。 五品,一般指专心于自己之实践行,故称弟子
           位。 根据《法华经》中的《随喜功德品》和《法师功德品》记载,若有善男子善女

           人闻《法华经》后随善转教,或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并兼
           行六度、正行六度,其功德是无量的。 具体阐述如下:
                一是随喜品。 闻实相圆妙之法而信解随喜。 所谓博地凡夫,能知如来秘
           密之藏,故庆己庆人。 《法华玄义》中说:“若人宿根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
           卷,圆闻妙理,谓一法一切法(假),一切法一法(空),非一非一切(中),不可思

           议,起圆信解。 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
           圆行者,一行一切行,谓十法成乘,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是

           名圆教初随善品。”         ③
                随善是因为闻到了妙法,这妙法即是心法,心法与众生法、佛法三无差别,


               ①  《四教仪辅宏记》卷八之下。
               ②  《四教仪辅宏记》卷八之下。
               ③  《法华玄义》卷五。


    ❙274❙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