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76

爱之心息灭无余。 (二)内外贪。 即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而起贪爱者。 这种
           贪爱可用八背舍对治。 八背舍又称八解脱,即修八种定力而丢开对色与无色

           的贪欲。 据《品类定论》 卷七载,八背舍即:内有色相外观色(为除内心的色
           想,对外诸色修不净观)、内无色相外观色(内心的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
           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使之生厌恶而达到断除)、净背舍身作证(为试验善

           根成满,丢弃前之不净观心,对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使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
           虚空处背舍(灭除有对的色想,修空无边处的行相而成就之)、识处背舍(丢弃
           空无边心,修识无边的行相而成就之)、无所有处背舍(丢弃识无边心,修无所
           有的行相而成就之)、非有想非无想背
           舍(丢弃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于

           非无想的行相并成就之)、灭受想背舍
           (丢弃受想等,入灭于一切心、心所法
           之灭尽定)。 其中前二背舍依初禅与
           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背舍依第四

           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自性。 第四背
           舍至第七背舍,依次以四无色界之定
           善为自性。 第八背舍依有顶天,以灭
           除有所缘心为自性。 ( 三) 遍一切处

           贪。 对于资生五尘等物皆贪爱,如贪
           田园、屋宅、衣服、饮食等。 这种贪爱
           可用八胜处对治。 即:内有色相外观
                                                            谛观《天台四教仪》
           色少(内心有色想,因观道未增长,若

           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为除内心的色想,藉观色处的少分,制胜贪欲)、
           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以制胜色处的多分)、内无色
           相外观色少(观道渐为深妙,内心已不存色想,更观色处的少分而制胜之)、内

           无色相外观色多(即同样制胜色处的多分)、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
           观后四胜处,系内心已无色想,更观外色青、黄、赤、白,并制胜之,以对治贪欲。
           八胜处皆以无贪善根为自性。 关于八胜处与八解脱的关系,《俱舍论》 中说:
           “八(胜处)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 若尔,八胜                                        第
                                                                                       四
           处何殊三解脱? 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                                           辑

                ①
           起。” 也就是说,修解脱于其所缘只能次第弃背,至舍贪心为止,并未得自在。                                        台
                                                                                       典
                                                                                       考
                                                                                       析
               ①  《俱舍论》卷二十九。
                                                                                     ❙269❙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