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02

第二章  天台山与东亚文化交流·67·



                           净土思想传入日本较早,圣德太子(574-622)曾发愿往生净土。但
                       念佛法门兴隆的起源,始于最澄的“常行三昧”,而最澄的“常行三昧”
                       又源于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二)中的“四种
                       三昧”:即“常坐三昧”(九十天间坐禅信念诸佛),“常行三昧”(专

                       心念唱阿弥陀佛名号),“常行常坐三昧”(即“法华三昧”,专心念《法
                       华经》),“非行三坐三昧”(即“随自意三昧”,是上述三种三昧的综
                       合修行)。这“四种三昧”是“智者对自史以来禅法的总结”(柳田圣山《禅
                       与中国》第六章)。最澄于 818 年作出规定:凡(日本)天台宗初修业的

                       学生,12 年间不出结界(即指定范围)之外,以修“四种三昧”为法                                a 。
                       圆仁入唐后,归创“常行三昧堂”。兴起不断念佛法门,发展了“四种三
                       昧”,日本净土派系才逐渐兴隆起来。平安中后期,日本天台宗出现弘扬
                       净土教的三位高僧。一位是日本天台宗寺门慧心流祖师源信,另两位是分
                       别开创日本融通念佛宗和日本净土宗的良忍与法然上人。
                           源信(942-1017),俗姓卜部,大和国(今奈良县)人,幼丧父,投

                       比睿山量事良源。15 岁任讲师,显、密二教无所不精。后住慧心院深居简出,
                       从事著述。他依念佛法门编收重要经论而成《往生要集》3 卷,以示厌离
                       “秽土”,欣求“净土”,并主张“佛教无国境”。宋雍熙三年(986),
                       源信将《往生要集》托宋商带往中国,由台州商人周文德持赠天台山国清
                       寺,并给源信写了回书。《往生要集》送至天台山后,受到国清寺僧的欢

                       迎,并求取源信画像,供拜于国清寺                  b 。《往生要集》为日本净土教派的
                       重要经典,其净土思想为镰仓佛教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日本天治元年(1124),日本天台宗高僧良忍(1072-1032)融天台、
                       华严、真言之教理,以《华严经》《法华经》为正依经典,主张他力念佛,
                       开创了融通念佛宗,使日本净土信仰日趋大众化。因其主张“融通念佛”,
                       还未成为“独立”之宗派,直至法然上人创立净土宗,才结束了净土依附

                       他宗的历史。
                           法然(1133-1212),俗姓漆间,美作国(今冈山县)人。13 岁登比



                           a 《天台法华宗年分学生式》,见《传教大师全集》。
                           b 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杨曾文译本。











          正文.indd   67                                                                      2017/10/31   15:01:00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