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05

·70·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仅“入唐八家”中的“天台三圣”最澄、圆仁、圆珍及兼习天台宗的宗睿,
                       就带回佛经典籍 1000 多部 2000 余卷。自唐代“安史之乱”与“会昌法难”
                       后,中国佛教经典几乎丧失殆尽,中国天台宗之教典亦因“远则安史兵残,
                       近则会昌焚毁”,而“零编断简,本折枝摧”。(《宋高僧传·羲寂传》)

                       天台宗第十五祖羲寂(919-987)搜集教典,仅于金华古藏中得《净名疏》
                       而已。后闻日本、朝鲜的天台教典保存十分完整。羲寂遂托天台高僧德韶
                       建议吴越王遣使日本、朝鲜寻求天台教典。据日本《皇朝类苑》卷 78 载:
                       “自吴越王处越海带来一信,谈及天台智者教五百卷中缺失多卷。据闻日

                       本存书完整无缺,钱俶遂令客商出金五百两购求该抄本,以献国王。”(中
                       村新太郎《日中两千年》引)后日本朝廷令日本天台宗总本山比睿山延历
                       寺天台座主觉庆抄写天台教典,遣人送归天台山。《佛祖统纪》卷 8 所载
                       羲寂“网罗教典,去珠复还”,亦指此事。
                           宋咸平六年(1003),日本天台宗源信弟子寂昭入宋,持南岳慧思(中
                       国天台宗第三祖)的名著《大乘止观》2 卷以赠天台僧众。天台高僧遵式

                       (964-1032)作《南岳止观序》以纪此事:“咸平三(‘三’应为‘六’)
                       祀,日本国圆通大师寂照,锡赀扶桑,杯泛诸夏。既登鄮岭,解箧出卷。
                       天台沙门遵式,首而得之……斯文也,始自西传,犹月之生;今复东返,
                       犹日之升。素景圆辉,经环回于我土也。”(《天台山方外志》卷 19)
                       天台教典的归返,为宋代天台宗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天台教典虽由日本返归,但传入日本的第一部佛教《大藏经》——《开
                       宝藏》,却由日僧奝然自台州运抵日本。
                           奝然(? -1016)俗姓藤原,京都人,自幼出家习三论、密教等。宋
                       太平兴国八年(983)八月,率弟子成算、嘉因等 6 人乘宋商陈仁爽船抵
                       达台州。他们朝巡天台山圣迹,在台州居留达半年之久。翌年三月,在台
                       州使者陪同下,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谒见宋太宗,太宗礼遇甚隆,赐

                       紫衣及“法济大师”称号。时值宋代官版大藏经《开宝藏》由开宝四年至
                       太平兴国八年(971-983)在四川益州刻成。雍熙二年(985),他携宋太
                       宗御赐的 5000 余卷《开宝藏》,“夏解台州之缆,孟秋达本国之郊”。(《宋
                       史·日本传》)仍由台州乘宋商郑仁德之船返回日本,珍藏于京都法成寺
                       经库。《开宝藏》系宋代官用文书黄麻纸精工印刷,书法严谨,雕刻精良,












          正文.indd   70                                                                      2017/10/31   15:01:0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