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4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24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89·
人也!”勉以参方,遂至夹山依林皋和尚参万法归一。每被痛棒
不发,走天童参密翁。昼则不力务,夜不贴席。疑情猛切,几欲
伸问到方丈,辄开口不得。一日晚参罢师,随至寝门,挽衣跪泣曰:
“某甲有个疑处,求指决。”翁瞑目扭住曰:“将疑来,与汝决!”
师无对。即被拳仆地,才起又拳。口出血,有省失声:“阿耶!”
翁低头拈杖,师大笑而岀。
又晚参诣禅者问话,翁一一答毕。师进曰:“有问则有答;
某甲无问,请和尚答。”翁拈棒,师拂袖便行。翁追棒之头破,
师回身作礼曰:“适来触忤和尚,翁休去。”密翁顺世,弘觉继
席天童。师乃依座下,胸次犹为洒然。一日,弘觉举贯休《东林
a
偈》 曰:“白薝卜花露滴滴,红苾刍草香濛濛。田地更无尘一点,
是何人合住其中。”乃征曰:“毕竟何人合住?”众下语不契,
复代云:“若陶渊明攒眉,便归去。”师闻顿豁疑滞,然弥自韬
晦,不露风采;同学或易之。一日送亡僧,命师秉炬。师初不知,
临时乃白冲口成偈,警快绝伦;众始敬服。
弘觉退居五磊,师乃随侍。旋游匡庐、武陵,阅藏鹿城,
闭关虞山。顺治戊子(1648),弘觉居广润,召师还回西堂。已而,
应虞山胜法之请,时牧云和尚住兴福,尝扁舟过访,欲付以白拂,
师念受恩有处,坚辞之。云更嘉叹,赠偈而别。
弘觉住绍兴大能仁,召师首众。寻题画像授师,有“伸出
巨灵神半臂,太花分作玉芙蓉”之语。辛卯(1651)春,命继席
广润。广润在宁海瑞云山,是晋昙猷尊者道场。宋慈云忏主(按:
指遵式)、明裘圣僧递居之,后寖芜废。弘觉来居,稍稍整理,
继遭兵燹 , 禅徒星散。师率高第十余人,束蔑坚守,虽风鹤时惊,
而晨暮放参,孜孜不倦,远迩乡风。不数载,顿成巨刹。甫落成,
而一笠飘然而就东平退休焉。
仙居紫箨山广度寺为历代祖庭,久毁于兵。有一僧守故墟,
a 按:实为贯休《再游东林寺作五首》中的第五首诗。
正文.indd 289 2017/10/31 1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