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26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91·



                           从潘耒所撰《自融塔铭》可以看出“三个明确”:
                           一是《自融塔铭》明确了自融出家前的身世。自融(1615-1691),
                       俗姓程。字幻津,号巨灵,新安                a  人。自幼失怙 , 全靠母亲抚养成人。弱

                       冠之年,母欲其娶妻生子,自融坚辞不允。遂投庐投圆觉沙门落发,后归
                       里结庵修持。母卒葬后,尽散家财。后诣回峰寺受具足戒(正式出家)。
                           二是《自融塔铭》明确了自融出家后的经历。自融于庐山得度

                       后,先参京口夹山林皋本豫禅师(1588-1646),次参天童寺密云圆悟
                       (1566-1642),密云圆悟圆寂后,三参木陈道忞(1596-1647);自此
                       自融追随木陈道忞,不离左右,直至其圆寂。又因木陈道忞于顺治八年
                       (1651)继席宁海广润寺(今三门县广润寺),自融亦随之广润。助其
                       建成东南巨刹。后又至仙居紫箨山广度寺,虽两度重建广润寺,但自融

                       喜欢仙居紫箨山广度寺这个“世外桃源”式福地。与门人性磊一起著成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十五卷,自称“紫箨沙门”;最后终老紫箨,
                       葬于今仙居广度紫箨山凤亭冈。并非是网上所说的在三门广润寺写成《南

                       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三是《自融塔铭》明确反映了清初沿海迁界事件对台州佛教的影响。
                       《自融塔铭》载:“时沿海郡县有迁遣之役,广润在迁界中。废不旋踵,
                       弘觉每念之兴叹。比弘觉化后,迁地渐展,师毅然以兴复为己任。平阳、
                       天童虚席待,师辄举贤自代。就广润故址,剪棘开荒,寅卯之交,兵戈鼎沸。

                       师坚竖法幢,学徒辐辏,诸大帅及郡县吏,敬其标范,争相弘护。三四年
                       间,殿宇复完壮丽,有加于昔。师于广润凡两度开山,亦稀有事也!”
                           “时沿海郡县有迁遣之役”,即是指明末清初时期东南沿海的迁界事

                       件。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防备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所坚持的抗清斗争,
                       清政府下令江、浙、闽、粤四省沿海居民内迁 30 里,田园庐舍一概放弃,
                       严禁片板入海,导致了沿海一带人民流离失所。台州府辖下的宁海、临海、
                       黄岩、太平 4 县沿海被迁弃。这一地区,包括今三门、临海、椒江、路桥、
                       温岭、玉环 6 县市。迁海以后,沿海农业区长期荒弃,人口大量减少,百




                           a 安徽歙县,古新安郡治歙,今黄山市。三门有人误为广东新安县。











          正文.indd   291                                                                     2017/10/31   15:01:11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