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2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32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97·
洞、济两宗,五百年中大有相关法化者,又四十一人。参吾师所撰,
共订十有五卷。属会稽王公大俍,较而成集;宁供将来之贤圣。
《经》云:“诸供养中,法供为最。”乃俾教外别传之心法,弘
通流布,则古今十世,大机大用之旨,炽无间矣!康熙甲辰(1664)
年佛成道日,门弟子性磊拜题。
清初学者崔秉镜亦在《南宋元明僧宝传序》中提及:
斯《传》始自建炎丁未,历毕宋世,应元主运而再兴;又
毕元顺逊代,明之高帝成祖,昌隆法域;而沿流不止,于顺治丁
亥,共五百二十一年。非人之不可忽时乎。其《传》志之于功,
与获麟春秋,铁函心史,今古同揆。皆感时愤事,不得已而作之。
大有关于道法之替兴,宗绪之绝续;为不刊之书也。岂时节人文,
可同日语哉。予特序之,以征其志,且表其功。
《南宋元明僧宝传》系南宋至明末间之禅宗史传,共十五卷,书成于
康熙三年(1664),纪录南宋建炎元年(1127)到清顺治四年(1647)凡
五百二十年间禅林大德传记九十四篇。卷二道祖、世奇二人合传,卷十梵琦、
智及、昙噩三人合传,共九十七人。凡宋僧四十五人,元僧十五人,明僧
三十七人,绝大部分属临济、曹洞两宗。自融禅师搜集材料,凡经二十余
年,自《序》中谈到因见海舟永慈或讹为普慈,事实混淆,年代错误,疑
端难决,于是发奋著此书,成传五十三篇,付弟子性磊禅师补辑传四十一
篇。性磊禅师在《后序》中说明从顺治到康熙年间,禅门大德颇不乏人,
因为他的师祖道忞大都已作碑铭,流通世上,如明方、本豫、通齐、通问、
智远、明道,在《布水台集》中都有记载,因此未予编录。卷末有《明代
广真传》一篇,乃本书于乙丑(1685)重刊时拾遗补录进去的。
从《自融塔铭》与《南宋元明僧宝传》序及后序等史料看,《南宋元
明僧宝传》的编纂确实比较艰辛。自融化 20 多年时间,也只是编撰了 53
篇僧传,此后又付弟子性磊续编了 41 篇僧传。就是说通过师徒两代人的
毕生努力,才完成了《南宋元明僧宝传》十五卷的编撰。后又遭紫箨“回
禄之灾”而“传稿不坏”。终于初刻于康熙三年(1644),重刻于康熙
正文.indd 297 2017/10/31 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