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8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28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293·
常乐寺在县东南一百廿四里,旧名崇福,清顺治间(1644-
1661)海警遣废。康熙九年(1670)展界,僧性达复建。
隆恩寺在县东南一百廿五里,旧名明恩,清顺治十八年
(1661)遣废。康熙九年(1670)展界复业。
惠因寺在县东南一百廿九里,旧名禅房,清顺治十八年
(1661)遣废。康熙九年(1670)展界,僧性玉重兴。
仙岩文信国公祠(在健跳南仙岩洞)国初因海警迁居民,
田散祠废。
玉溪寺在(宁海)县东南七十里,旧名湫水,国初废。康
熙九年(1670)僧晓堂复兴。
兴梵寺在(宁海,今三门县,下同)县南三十里武岙,旧
名兴国,国初顺治初毁于寇。康熙十三年(1674)僧灵乾徒岳□
复兴之。
广润寺在(宁海)县南五十里海游,初名普济寺,顺治间
(1644-1661)陈师道忞居此。后迁界,及展复,重建。
慈胜寺在(宁海县)西南六十里桑洲,旧名慈安,顺治十八
年(1661)遣废。康熙九年(1670)展界,僧复业。
广复寺(在宁海)国初废。庠生金觉龙取赎,后又废。
由上可见:清初台州沿海迁界不仅对台州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
大的创伤,也对台州佛教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的体例源流
自融生平已见潘耒《自融塔铭》,而其弟子性磊传略不见于《雍正浙
江通志》与《民国台州府志》,而见于《光绪仙居县志·卷二十三·仙释·性
磊传》:“性磊,号佛山,闽之长溪人。姓刘氏,弘觉忞大师之法孙。少
以儒显,明亡祝发天童。后与同学野昙,居于斯邑石头禅院。刻励修持。
诗文皆有名于当世。”
中国佛教僧传记,一般可分为总传、别传、类传三种类型。总传属综
合性的僧传,它记述某一历史时期佛教界代表人物各种错综复杂的活动情
正文.indd 293 2017/10/31 1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