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天台山佛教史》
P. 60
禅那,壁坐忘疲。由于他道高德隆,学者成围,后被请至安陆寿山院坐道场,
大利群机,得道者众。大和年间,对众人说:“吾山水之游未厌,诸人勿相留
滞。天台赤城,道猷曾止息焉;华顶石梁,智者昔降魔矣,将游之也。”便辞
别众人,从襄阳逦迤而来,经沃洲天姥入天台之西门,至平田岙。观其山四
舍郁翠,东西山石门,又有三井龙潭。东边是石桥圣寺,当年道猷尊者结茅
居此,是个福地。转过山弯,忽见一母虎乳子,对他瞪目而视。普岸以杖按
其头,说:“贫道闻此山神仙窟宅罗汉隐居,今欲寄此安禅,檀越勿相惊挠。”
经宿,虎领子而去。太和七年,普岸率弟子营构丈室,成平田院。普岸弘扬
百丈禅师的教旨,力主“真心”说。他在平田院常常教诫弟子:“大道虚旷,
惟一真心。善恶勿思,神清物表。随缘饮啄,更复何为?”
《五灯会元》中记载高僧义玄来平田院访普岸的一个故事,很有神机:
普岸住平田,一日义玄禅师来访,先逢一嫂在田使牛。义玄问嫂:“平田路向
甚处去?”嫂打牛一棒道:“这畜生到处走,到此路也不识。”义玄道:“我问
你平田路向甚处去?”嫂道:“这畜生五岁,尚使不得。”义玄心语道:“欲观
前人,先观所例。”便有抽钉拔楔之意。及见普岸。普岸道:“曾见我嫂也未?”
义玄道:“已收下了也。”普岸遂问:“近离甚处?”义玄道:“江西黄檗。”普
岸道:“情知你见作甚来?”义玄道:“特来礼拜和尚。”普岸道:“已相见了
也。”义玄道:“宾主之礼,合施三拜。”普岸道:“既是宾主之礼,礼拜着。”
普岸在平田院还有许多禅机,演绎临济宗的思想。如有一次,普岸访茂
源,茂源才起迎,普岸便把住道:“开口即失,闭口即丧,去此二途,请师别
道。”茂源以手掩鼻。普岸放开,道:“一步较易,两步较难。”茂源说:“着
甚死急!”普岸道:“若非和尚,不免诸方检点。”(见《续藏经》卷 66《宗鉴
法林·天台平田普岸禅师》)两者的对话,都有高深莫测的禅机。这显然是临
济“换互开眼”的机锋转语。
有时,普岸禅师还以某种行动来引导来访僧人开悟。有一次,一僧人来
拜访普岸。普岸对他打一拄杖。僧人近前把住拄杖。普岸道:“老僧适来造次。”
僧人又打普岸一拄杖。普岸道:“作家作家。”僧人礼拜。普岸把住道:“是老
僧造次,阇黎造次?”僧人大笑。普岸道:“者个师僧,今日大败也。”(同上)
棒喝交驰,正是临济宗门大匠无量慈悲作用,或以之接引后学,或故意撩拨
无明根本,如楔出楔,方得解脱。故临济高僧常说:“我有时是罚棒,有时是
赏棒,有时一棒不作一棒用。”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