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天台山佛教史》
P. 58

起。心意不生时,内外无余事。”(同上)拾得诗:“远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
                           辍己惠于人,方可名为施。”(同上)从 3 人的诗偈来看,反复强调“净心”

                           直至“无心”,认为“无心”是处世的最高思想境界。

                               灵佑后来参百丈怀海禅师悟道,受百丈嘱,住沩山。他从天台三圣的诗
                           偈中进一步悟到“无心是道”的思想。从而与弟子慧寂一道创立了沩仰宗。

                           据《五灯会元》记载:
                                僧问:“如何是道?”师(沩山)曰:“无心是道。”曰:“某甲

                           不会。”师曰:“会取不会的好。”曰:“如何是不会的?”师曰:“只
                           汝是,不是别人。”复曰:“今时人但直下体取不会的,正是汝心,正
                           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
                           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


                               在这段对话中,灵佑明确地阐释了“无心是道”的宗旨。他不给人谈“道”
                           的玄妙,而在直说“道”在心中。教人把得牢,知所趋向。

                               灵佑后来进一步发挥了“无心是道”的思想,创立沩仰宗禅学的主要特

                           色即所谓“圆相”说。师徒或师友进行禅学交流时,常用画图案来表达自己
                           的思想见解。他们往往画一个圆圈,在圈中写一个字或画一个图案,称“圆

                           中有方”,以不同的图案表达不同的意思。如“或画此 O 相乃纵意,或画相

                           乃夺意。”据说圆相共有 97 种,始作于南阳慧忠。文益在《宗门十规论》中
                           指出,沩仰一派的“宗眼”(宗旨)是“方圆默契”。即画圆中有方的图案。

                           并不说话(默),双方由此心领神会(契)。这正如仰山慧寂指出的:“诸佛密
                           印,岂容言乎?”把圆相视为神秘的符号,以这种符号来交流,能表达语言

                           所不能表达的体验。这种做法主要是表达“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思

                           想。从中也可以看出它受“天台三圣”诗偈“心意不生时,内外无余事”的
                           思想影响。


                               四、一行禅师国清寺求师

                               一行(673-727),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年轻
                           时即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21 岁从荆州景禅师出家。不久,从

                           嵩山普寂学禅。他精通历法和天文,唐玄宗命他与当时的著名天文学家梁令
                           瓒同制黄道游仪,用以重新测定 150 余颗恒星位置。发起在全国 12 个地点进

                           行天文观测;并根据南宫说等一组的测量,归算出相当于子午线纬度的长度。

                           撰有《开元大衍历》52 卷、《易论》12 卷、《心机算术》1 卷等。
                               据《旧唐书》和《天台山全志》记载:一行是为编修《大衍历》时遇到

                           天文计算方面的困难,而来天台国清寺向一位高僧求教的。刚到国清寺时,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