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天台山佛教史》
P. 76
义天(1055-1101)。原名煦。是文宗的第四子。11 岁从景德国师于内殿
剃染,学华严宗。景德示寂后,他继续法门,登座说法。除讲授华严教观外,
对大小乘经律论章疏,无不探究。为了扩大视野,决心赴宋求法,但父王不
许,北宋元丰八年(1085)四月,他把信留给国王和母后之后,带着弟子寿
介等,身穿微服,在夜里乘商船入宋。
在明州登陆后,宋哲宗闻讯即命主客郎中杨杰前往迎接,安置于京师启
圣寺。数日后,哲宗接见于内殿,礼遇备至。义天请求往各名山巡礼。哲宗
准其请,并命杨杰作伴,所至两浙、淮南、京东诸郡,均应以礼迎饯。关于
义通巡礼各地的简况,《释氏稽古略》(《大正藏》卷 49,第 876 页)作了记
载:
初抵鄞师事明智中立而友法邻,请跋教乘。入天台山,拜智者
塔,渡浙造杭州上竺,以弟子礼事慈辩、从谏,受天台教观。次灵
芝拜大智元照禀律藏,历慧因(今高丽寺)从晋水净源问贤首宗乘,
过润州金山以禅规大展拜佛印禅师了元,元据座受礼。馆伴杨杰以
为疑。佛印曰:“众姓出家,同名释子。义天抑僧耳,不如是何以示
华夏师法乎?”朝廷闻之,以元为知大体。
义天朝京师,礼部郎中苏轼接伴,谒拜慧林圆照禅师宗本,有
司馆遇甚厚。
义天在各名山的巡礼中,虽也接触了华严及禅净各宗,但他对天台宗更
有法缘。正如他在后来作的《新创国清寺启讲辞》(《韩国佛教全书》第 4 册,
534 页)中说:“缅惟海东佛法七百余载,虽诸宗竞演,众教互陈,而天台一
枝明夷于人工。昔者元晓菩萨称美于前,谛观法师传扬于后,争奈机缘未熟,
光阐无由,教法流通,似将有待。”所以,他决心将天台宗教义东传本国。他
在天台山朝拜智者大师塔时,曾写《发愿文》,以表示自己的决心(《韩国佛
教全书》第 4 册,第 551 页):
某稽首归命,白于天台教主智者大师曰:尝闻大师以五时八教
释东流一代圣言,罄无不尽,而后世学佛者何莫由斯也。故吾祖华
严疏主云:贤首五教,大同天台。窃念本国昔有人师,厥名谛观,
讲演大师教观,流通海外,传习或坠,今也即无。某发愤忘身,寻
师问道,今已钱塘慈辩大师讲下承禀教观,粗知大略。他日还乡,
尽命弘扬,以报大师为物设教,劬劳之德。此其誓也。
由于国王和太后来信频频促归,义天在宋逗留 14 个月后,于宣宗三年
五月,随本国使臣踏上归途,同年 6 月回到高丽。他带回了章疏 3000 多卷。
回国后,任兴王寺住持,一边讲天台教观,一边刊行经书。编出目录《新编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