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天台山佛教史》
P. 77
诸宗教藏总录》3 卷,各卷的内题是《海东有本现行录》。陈经、律、论三藏
正本外,还在收集注释书章、编制目录方面是首创。上卷收录经的章疏 561
部 2586 卷,中卷收录律的章疏 142 部 467 卷,下卷收录论的章疏 307 部 1687
卷,总计收入章疏 1010 部 4740 卷。教藏都监按这个目录刊行的经书,称为
高丽续藏。
义天入宋,对于宋代天台宗和华严宗发展的帮助也很大。据《释氏稽古
略》(《大正藏》49,第 877 页)记载:“杭州南山慧因寺法师名净源……高丽
义天僧统之来也。申弟子礼以见师。初华严一宗疏钞久矣散坠,因义天持来
咨决,逸而复得。义天之还国也,以金书华严三译本,一百八十卷自高丽遣
使遗师,建大阁安奉之。故俗呼慧因为高丽寺。”
第二节 禅 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
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
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
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
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
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
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的传播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惠能大宏禅宗为
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惠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
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
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禅、净合
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此为禅宗的成熟期。此时佛教更加深入于民间。
五代两宋时期,天台山禅宗极盛。若严格区分:五代至北宋,主要是禅
宗法眼宗大师德韶及其弟子在天台山弘扬法眼禅法;南宋时期,则是禅宗杨
歧派圆悟克勤的门下及其它禅师在天台山弘扬禅法。当然,他们在弘法的过
程中,常常与天台宗的义理结合得很好。
一、法眼宗在天台山
(一)法眼宗与德韶
法眼宗是我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法眼文益(885-958)为宗祖。出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