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天台山佛教史》
P. 97
(二)云门宗在天台山的传承
天台山普慈院在县西 25 里大悲山的莲花峰顶,宋开宝七年(974)始建,
称大慈院。治平三年(1066)改普慈院(《天台山方外志》卷 4《山寺考》),
又称普慈庵。据说南宋末年,云门宗大德金陵奉先道深禅师为避乱曾率徒来
此隐修。道深禅师是云门文偃禅师的法嗣,属青原下第七世、云门宗第二代
传人。
道深禅师在金陵时,曾有几件事通过他奇妙的禅机,表达了云门宗的思想,
被传为佳话。据《五灯会元》卷 15 记载:
时法灯作维那,乃鸣钟集众,僧堂前勘。师众集,灯问:“承闻二上座久
在云门,有甚奇特因缘?举一两则来商量看。”师曰:“古人道:‘白鹭下田千
点雪,黄莺上树一枝花。’维那作么生商量?”灯拟议,师打一座具便归众。
师同明和尚到淮河,见人牵网,有鱼从网透出。师曰:“明兄俊哉!一似
个衲僧相似。”明曰:“虽然如此,争如当初不撞入网罗好!”师曰:“明兄你
欠悟在。”明至中夜,方省。
根据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的要求,上述第一件事法
灯“拟议”便错,所以道深禅师一听便回去不理。第二件事,明和尚听了深
禅师的开示,反怪鱼当初撞入网罗。这种对已发生事件的怪和怨,离禅理太
远;同时,显然有违云门“目机铢两”的训导。所以道深禅师说他“欠悟在”。
明和尚直想到中夜,才理解话中的含意。
道深禅师的法嗣祥庵主,世称莲华峰祥庵主,属青原下第八世、云门宗
第三代传人。他一生居普慈庵修持。他常以极简炼的言语破弟子执着,返照
观心。据《五灯会元》卷 15 记载:
僧问:“如何是雪岭泥牛吼?”师曰:“听!”曰:“如何是云门木马嘶?”
曰:“响!”
示寂日,拈拄杖示众曰:“古人到这里为甚么不肯住?”众无对。师乃曰:
“为他途路不得力。”复曰:“毕竟如何?”以杖横肩曰:“概栗横担不顾人,
直入千峰万峰去。”言毕而逝。
91